“青春就是这种东西。无论岁月如何改变,青春都以某种亘古不变的姿势存在,在不经意的时候会提醒你,你的青春在这里。无论世事如何动荡和变迁,保持最内心的那份无知、单纯、闪亮,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我们”。
——你的左耳听见了吗。
从来没写过类似影评的任何,这次大胆和不自量力的付诸于文字,是因为我想,《左耳》它值得我去做所有的尝试。
左耳不足两日就破亿,这实在是个太好的消息。但单纯的欣喜之余,又是理所应当的。第一是因为,《左耳》本是饶雪漫最得意的作品之一,畅销书改编的电影如果不是拍得太烂,一般不会差太多。第二也最重要,是因为,《左耳》遇到了一个处女座导演,导演名字叫苏有朋。
故事开启的第一幕,也是现在这个季节。暮春,一切呈现了新颜,一切都很有希望,但对高三的学子而言,这希望却伴随着诸多压抑——高考的压力,想要逃离的挣扎,心有不甘的取舍,荷尔蒙的狂热,无望的爱情…这压抑连同少年们昂贵的自尊,脆弱的信心,不可一世的骄傲以及可笑的自以为是,是见缝插针的。于是,迷茫、背叛、敏感、青涩…这每个和青春有关的词汇,大肆存在于大众普遍无处安放的十七八岁。
当然,也正是因为有青春二字点滴,一切便都自然而然。
开篇不久,导演就用几个场景与镜头的切换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这种交代是简短的,并不冗长,但很全面。一座安身于中国南部的小城,有海,有寻常的巷陌,有平凡的百姓家。古树梨花,任何风景都很熟悉和谐。并不是陌生的。但是那又是个现在的年轻人不够熟悉的年代,片中的街头取景、道具安置都体现着上世界的陈旧与单纯。显然,整部影片的镜头切换与后期制作很不错,情节的演绎和流动也是恰到好处的。当然,这是电影制作最基本的技巧,但是你知道的,当一部影片让你满意,那么一切可以为之加分的手法都是好的,而这好在《左耳》中存在太多以至无论何种罗列都是不够的,亦不是我所擅长,作罢。
很多人认为,青春片更多是以怀旧的题材做卖点,实质上消费的是观众的眼泪。这对《左耳》而言则是有失偏颇的。这部影片,有自己的泪点,这泪点并不集中,没必要一直握着纸巾,但这泪点很闪亮,任何一处都很到位。因为常规逻辑的意想不到,也因为情节转化的细微轻巧,剧中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简单的言,都会让你突然落泪。因为你是善良的,当然,也因为你感同身受。
比如有一幕,在校门口,我行我素的吧啦最不屑于旁人的不善言辞,却被小耳朵一本正经与坚定卓绝的陈述而戳中心底尚存的柔软。“吧啦是我朋友”,一个乖巧的好孩子向旁人澄清这个事实。我相信吧啦的心里是湿润了的,就像观众的泪流在脸上再也止不住。再比如,张漾义无反顾地下水救人,牵手落水女子的一刹那产生紧握吧啦的错觉,回头就是耀眼蔚蓝的海面,但张漾是有犹豫的。甚至很多的细节,比如被孙女称作“堂子街第一毒舌”的吧啦奶奶在吧啦生前并未给予过太多的温柔与慈爱,却在死后烧着逝者的衣物时,痛哭得让人动容……
还有,张漾面对李珥的质问咬牙含泪的神情与深情;许弋斜眼看着叠衣物的李珥时轻描淡写的驱逐,他其实是不想连累她的;骄纵的蒋皎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却为了一个男人而伤透了心……还有,智慧的琳在图书馆选择了不问李珥缺钱的原因,而是对李珥说了“因为你走过的路,我都走过”,是呀,你一定不是这个世界的例外,所有的过去,过去就好了……再比如,在吧啦离开之后,李珥给张漾的短信,对许弋的看望,以及涂鲜绿的指甲油,靠窗抽烟的的样子,很让人心疼。
如果你在青春期爱过,你一定会理解。他,她,他们,和你自己。
当你正是自卑的年纪,遇到动心的人,暗恋是个很自然的现象,也正是因为在乎越多而越失去语言,从而错过。当你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前途何其的重要,你难免不会因为这抉择而伤害其他一些什么。当你受了很大的伤,心里全是怨怼和委屈,那么堕落也不再是太值得谴责的事。当你的青春期让你难堪不满和自责,你便很有可能会选择不予承认。
如果有一天,你长成了大人,你一定不能去责备和评论这好与不好。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每个人的青春无论以何种方式度过,都是珍贵和正义的。
是呀。
年轻的时候,谁没有拼了命地喜欢过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在我们心里多好多耀眼啊,感觉全世界他最好的那种信赖和崇拜,是青春情事很自然的篇章。谁不曾暗通款曲地做过自以为是的事,为了一些一条道走到黑的认定,去指责去讨伐去树敌千万。同一个世界其实有无数个不为人知与迥异的世界感官。你的一句粗话有可能是另一个的抒情诗,你的美酒佳肴也很有可能是别人的穿肠毒药。但是这独特的傻气与愚蠢,放在所有人的青春里都是不可取代的珍贵与美好。这是必然。
《左耳》讲述的是这样一群少年的故事,这群少年经历了考试、打架、深爱、堕落、失去、仇恨,最终得以解脱和原宥。片中的每个人都是立体和复杂的,也是可爱的,一点儿都不矫揉造作,不过分美化与丑化,真实得很可爱。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们每个人的影子,当然,不是每个人的年少时光都有这么轰烈曲折的经历,但是每个人的青春想象力一定有这些元素在激昂澎湃。
女主角李珥与黎吧啦是太不同的女子。如果说一个是落入凡间的精灵,那另一个就是大闹尘世的妖精。但是你绝对不能说明白你更偏爱哪一个,一个乖得让人赞赏和宠爱,一个乖张得让人无奈且心疼。“我一直想做个问题少女,可我却循规蹈矩了这么多年”,这一定是李珥心中最想说的话。这个被照顾很好的女孩子,片中有很多细碎去阐释这一点(温好的牛奶,乖巧的短发,写文字的台式机,温暖的家,守望她的尤他等等),但她却固执地选择了吧啦做她的好朋友,我想除了人本性的善良外,其实更多的是青春期的叛逆在里面。
这叛逆让她更加倔强和坚定。黎吧啦呢,本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少女”,抽烟,着装不规矩,染指的烟,夸张的打扮,粗语脏话,神情挑衅,对危险的不能抗拒和热爱,是乖孩子会怕的那种坏孩子。但是她明明有着最明亮的眼睛呀,那么温暖的笑容,纯洁的灵魂和不顾一切的勇气。这是青春期最耀眼的品质呀,明明。而富家女蒋皎,也曾用心的爱过,在爱情里受了从不曾消受的委屈,任性和胡闹本就不算太坏的习惯,但依然伤透了心,尽管最后收获了自己的梦想,却用拒不承认青春往事而说明了所有的放不下。
而男主张漾、许弋、尤他、黑人,他们显然是不同类型的少年。却因为心怀的深爱而变得同样的可爱。他们面对梦想,面对爱情,面对亲情,面对人生,面对这个世界,其实都正在摸索,他们选择了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和付出,无论哪一种,你都不能干预和评说太多。不能对他们做的傻事叹息,也就不忍心责备一些看似不道德的取舍。最终,自幼心里就充满了怨怼和仇恨而不择手段的张漾,在生活的不断失去中明白了什么是最珍贵,也通过不断的努力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原宥;原本优异阳光的许弋经历了爱情的背叛和欺骗之后而放纵自己去堕落沉浮,尽管有短暂的时间学着变好,却已无能为力,这是代价。始终默默不善言辞的尤他,最终自己抚平了内心的情殇,收获了平凡的幸福生活。而黑人,他其实心怀着极大的深爱,却不懂得正确爱人的方式,占有和嫉妒让他说错话做错事,但最终还是在时间的慰藉下慢慢成熟。
这都是少年们爱的方式。成长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在自我慰藉和挣扎中与过去和解,等到一些原以为过不去的坎终于迈过,便也得到了成长。就像琳说给李珥听的那样,傻完了,就长大了。
影片有一些水到渠成的自然想象,这是影视剧本不可避免的通俗,但更多的是轻描淡写的悬念和曲折。公路急转弯的客车,台风来临降的大雨,商厦屏幕上的娇嗲台腔,钥匙插进门孔的小幅度转动,谁和谁说的谎话气话和傻话……很让观众提心的处理,还算成功。我想,李珥听不见的左耳之所以那么安静,就是为了给过去留下一点念想,所以吧啦最后的言是什么,谁也没听见,张漾在公车上的耳语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我想一定不难猜。不信你说出心里的想法,肯定雷同很多。
第四天截至目前,票房一亿八千万有余,我希望它能无愧于“不仅是最好看的青春片,也是最好的青春片”这样的介绍。
现在的我,23岁。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心里有惶恐,也有欣慰。爱着别人,也被别人所爱。一切还不错。偶尔也会想起十七八岁的事,懵懂的心绪,喜欢过的男孩,拒绝过的好意,写过的信,说到哭了的秘密,收到的礼物,自己较劲赌的气…一切都很遥远,一切又清晰如昨。我希望当我回忆起我的过去,能够保持微笑。当我憧憬起我的未来,能够心怀希望。这一定是最好的状态。
(原创作者:什么诺)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zwsb/show/9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