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给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文/占武)
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创新,生命在创新,未来的希望也在创新。现在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维护检修中心炼铁车间党支部从人才支撑,创新支撑等方面积极探索,尊重创新,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在炼铁车间氛围浓厚,“互联网十创新”在炼铁车间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建设体系得到广泛推广,“创客”群体的创立在该车间维护和设备检修中收到很好的群体效应,“创客”精神推动了工艺变革,“创新”已成为炼铁职工的自觉行为,检修中合理创新已经成为炼铁职工的“新常态”。
去年9月份,炼铁5号高炉大修,高炉检修工期紧,检修人员经验不足是大修的焦点。 维护检修中心炼铁车间党支部大胆启用大学生担任主要检修力量,阎风龙、高真航、刘文海等一批青年大学生迎难而上,担当起大修的重任。检修中他们互相查阅其它高炉的检修记录,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为让信息共享更加快捷,大学生成立了“创客”群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巨大作用,将检修的好经验好点子汇聚到网络平台,形成一股强大合力,有力支持了检修进程的有序推进。
“创客”在安装冷却壁时发挥了重大作用,5号炉安装的17块冷却壁分布在炉腰、炉腹等不同位置,传统的安装方法首先在炉内制作环形钢梁,然后用两台电葫芦吊装冷却壁,费时费力不说,职工的劳动强度还很大。“创客”群中,大学生提出多项好的建议,其中阎风龙提出的“点对面”操作法,获得“创客”们的一致赞成,“点对面”的检修方法,安全实用,提高安装功效2倍以上,在节省检修成本10万元的同时,提前2天完成炉内安装任务,为5号高炉提前送风赢得检修时间。
3月5日,维护检修中心炼铁车间的十几名职工,正在三棒线加热炉里紧张的安装炉内设备。
此时,炉内安装动梁立柱的职工遇到了意外状况。加热炉里南北方向设置的2条钢丝绳长25米,职工们需要把2吨重的动梁立柱通过钢丝绳向炉内运送,当悬挂在钢丝绳上的动梁立柱被职工拖到安装位置时出现了状况,钢丝绳和4.3米的动梁立柱高度基本平行,钢丝绳高度太低,倒链无法吊装使用,大家要把2吨重的动梁立柱垂直树立,固定到安装孔下面的法兰上非常困难,几名职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效不大,汗水从职工们的头上渗出,安装受阻大家都很着急,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出主意想办法。
大学生高真航仔细观察安装现场沉思着,看着南北方向长长的钢丝绳,他脑海里忽然闪出一个想法,他建议如果将南北方向的钢丝绳舍弃不用,重新从东西方向设置6条钢丝绳分段吊装,钢丝绳高度过低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高真航的话音还没有落地,起重技师曹晓明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地说道,“我一着急都蒙了,脑子里还在用惯性思维想着南北钢丝绳的吊装办法,你这逆向思维的点子提的好”。大家立即动手,从东西方向重新设置6条钢丝绳,每条钢丝绳负责3个吊装点,通过集体的智慧,大家在每条钢丝绳下面制作了一个6米高的支架,解决了钢丝绳在重物压力下产生下坠的难题,保证了吊装的高度,新的吊装方案更加完善,极大地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吊装准备完成后,职工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安装中,他们要争分夺秒把
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炼铁车间党支部在公司转型期,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青年职工扎根岗位立志成才,为他们搭建成功的舞台,给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车间3名青年大学生通过竞聘走上安全检修工程师的管理岗位,通过竞争上岗,车间班组长年轻化达到85%,随着创新意识的不断灌输,炼铁车间的检修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职工愉快工作干劲倍增,每个人都在为公司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7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