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曾饮酒,却希望一醉,我也曾在日记里描述过武侠最初给我的印象:风雪夜,古老客栈外灯笼摇曳。陌生的江湖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陪伴他们的只有一柄剑、一把刀、一场风沙,以及一壶暖酒。
世上有不饮酒的侠客,却少有不写酒的武侠。侠与酒,就这样以一种天然的方式联系起来。这联系源自他们根底里相同的叛逆性与边缘特征。以酒为例,商纣设酒池肉林,醉生梦死奢靡无度以致亡国,周公便吸取教训,做《酒诰》禁止聚众饮酒。从那时开始,层出不穷的禁酒令贯穿了整个历史。《诗经 小雅》中《宾之初筵》一章,描摹宾客从入席时的道貌岸然、衣冠楚楚,一直到饮酒后的狂呼乱叫、脱衣裸体种种失德之行,仿佛在证明着酒之为物,小则伤身乱性,大则祸国误事。
侠呢?尽管有墨家传统,有游侠列传,有重义轻生的决绝,有为国为民的壮烈,但以武犯禁的侠客们仍然为主流社会所不容。无论治世还是乱世,侠的结局无非两种:要么死,要么归隐。前者起于草莽,终将埋骨草莽;后者来自江湖,重又匿迹于江湖。于是,“禁忌”的酒与“犯禁”的侠,就有了精神上的共通之处。在冷冽的江湖中,酒是最温暖的存在,最忠诚的朋友。
金庸大侠不可谓不懂酒,《笑傲江湖》里祖千秋与令狐冲论酒那段,展示了作者对酒文化的深刻了解---当然更多的是丰富的想象力。诸如百草酒配古藤杯、葡萄酒配夜光杯之类,形容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这一段也是武侠小说中及其经典的酒文字。然而所谓尽善,却未必尽美。金庸懂酒只是了解酒的外在,古龙的懂酒,才是深谙酒之滋味。即使我一向喜欢前者的文字,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没有人比古龙更擅长写酒,无需繁文缛节,也不必引经据典,我们甚至不必知道李寻欢喝的究竟是莲花白还是女儿红。金庸写酒,而古龙不用写---他的书就是酒,他的文字就是江湖。
或许因为寂寞,酒与寂寞是古龙小说永恒的主题,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与他浑然天成,不分彼此。古龙的主角几乎没有不饮酒的,自然,也没有不寂寞的。“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即使是那些欢乐英雄、风流浪子,在酒阑人散之后剩下的,也都是属于江湖人的无可排解、不能逃避的寂寞。谁是快意恩仇的大侠?谁是浪迹天涯的剑客?谁是应者云集的英雄?在烈酒面前,这些头衔统统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群永远的陌生人,唱着属于自己的歌,做着自己的刀剑江湖梦。一次酩酊大醉的宣泄,一段埋葬旧日感情的痛哭,大叫、大哭、大笑之后,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气息,都在风中归于沉寂。
---喝酒的那个人忽然站起来,先拿出块碎银子摆在桌上,再撑起油纸伞,走过去扶住他。“我看得出你一定是酒瘾犯了。”他微笑着道:“这儿的豆腐干虽然卤得不错,酒却太酸,我们换个地方喝酒去。”
---古风的高屐踏着泥泞,崭新的油纸伞挡住细雨,一手扶着一个人,渐渐走出了这条陋巷。
以上,是《楚留香传奇》中的一段,写落魄杀手焦林与楚留香的相遇。在整套书中,这是无关紧要的闲笔,大多数人即使读过,也不会记得。然而却是我印象最深的,关于酒和江湖的最温暖的文字。于雨夜深巷中偶然相逢,共饮一壶酒;在明朝酒醒之后告别,各自走完剩下的路。这才是传奇背后的真相:两个人的酒,以及属于两个人的江湖:不必同路,只需同醉。
就独自饮尽这杯中冷酒吧,既然斯人已逝,而那个有泪有笑有朋友的武侠江湖,也渐渐行远。谁人同行,谁与同醉,在这孤独荒凉的人世间。
今夜,谁与同醉?
评分:9.5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2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