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王村的生计

王村的生计

文/松鼠

每一次搬家,就是一次大清除总要扔掉一些用处不大或无用东西,不过有几样老物件一点作用都没有却几经搬迁总舍不得扔,留之又无用只好搁置旮旯。偶尔翻起,思绪万千,那是我外公留下的营生家当。

外公是婺源段莘王村人,村庄不大,一百多户人家,五六百人口,山高水冷,缺田少地加之贫瘠,难长寸草。所以,大多数男人都外出做生意或做手艺营生。

棕匠是王村主要营生。棕匠的家当不多,手车、木车、铁车、索锤、撬针等,都是一些小件家当,很轻巧,二三十来斤,置办起来很容易,花不了几个钱,一般人家都置办得起。棕的制品也不多,蓑衣、棕床、棕箒和绳索之类,学起来也比较简单,易学,但它又是农家必不可少的物件。所以,男丁都愿意学这门手业。外公十一二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当学徒。走南闯北,人虽然矮小,在父亲的严厉教授下学到一门好手艺,出徒后不愁营生。王村的棕匠传到我外公手上,也只有三代。

据说清朝太平军,在婺源打了一次败战,途径王村,留下了一名伤员在村里养伤。那时候婺源是个封闭的地方,对太平军认知太少,只听官府说,太平军是面红耳赤长发,嗜血挖心,杀人不眨眼,外号称“长毛”,女人听之不敢出门,小儿闻之夜不敢涕哭。有一天听说太平军要经过王村,百姓们都纷纷逃离家园避难。只有我外公的祖父和几个兄弟留在村里看守。太平军经过王村,便不像传说的那么可怕,进村也是秋毫无犯。经过短暂的休整,留下一名伤员在村里养伤,找到了我外公的祖父,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银两,要他们帮忙照顾伤员。开始我外公的祖父和几个兄弟有些顾虑和害怕,不敢收留,主要是怕官府来搜查,窝藏“长毛”是要灭族的,但又怕惹怒了太平军,只好战战兢兢的答应下来,悄悄地把伤员藏到山棚里。

据说那伤兵是开化人,开始大家对他有些恐惧和警惕,也动了点小心思,万一官府来搜,就把他交出去,免得惹祸上身,后来官府便没来搜查。那伤兵经过一段时间的养伤,身体开始好起来,也和大家聊聊家常。大家才了解到太平军也是穷苦人的军队,被官府逼得没办法才起来造反的。开始对那伤兵亲近和细心呵护起来。那伤兵了解到这地方便不富裕,山高水冷,土地贫瘠,是个苦地方,没什么收入,为了感激我外公的祖父们对的照顾,想教村里一条生计,把自己会棕匠的手艺传授给大家。大家听了这消息非常高兴,求之不得呢。那伤兵说这门手业的活不多,但农家也是必不可缺少的。所以,你们要遵守一条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只有这样你们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大家听那伤兵说的有道理,决定学手艺之初就得立下这规矩。就这样王村在我外公的祖父们开始有了棕匠,村里从此也多了一条生计的路。那伤兵的伤养好了,要离开王村,大家都舍不得,劝他留下,并要帮他在村里说一门亲事。那伤兵开始有些犹豫,说养好了伤就要归队。后来打听到太平军已失败了,溃不成军、四处逃窜不知去向,无奈之下才应承了大家的挽留。那伤兵在村里安了家,入了王村的词堂,死后也入了村里的清明钱,每年村里不管是谁,只要去为他上坟,都可在族长那里领一张豆腐票去豆腐店里免费领块豆腐。这一习俗一直沿袭到文革前,这也算是村里人对那太平军的怀念吧。

到了民国年间,王村的男人基本上都是靠做棕匠养家,匠人的足迹早已步出婺源的本地到万年、德兴、乐平、余干、浮梁等 地。我的外公就靠这门手艺,走南闯北,虽然很辛苦,但也养话了我外婆、母亲和两个舅舅。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王村从事这门手艺的人已有一两百,如果大家都挤在本县找活,已是不可能养家糊口了。所以,外公就长年外出余干、万年等地谋生。那时正是打内战,通货膨胀得厉害,如果你上门做事要是讲工钱,也许你一年做到头就白白做了,今天也许十元钱能买一斤米,明天兴许一百元都买不到一斤米。钱如此贬值,简直无法讲工钱,外公只好就论米讲工钱。一天工钱以米来计算,米是不会贬值的。虽然贬值的问题解决了,但另一个问题来了,一年做到头有好几百斤大米,怎样拿回家,大米储藏的时间又不能太长,想来想去外公只好想到盘米回家的办法。啥叫盘米?就是在同一个村庄,今天在东家做事得到的工钱米,明天到西家做事得到的工钱米,先计个账,然后要离开这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去做事时,再集中一次性到各家去称米,然后请人挑到另一个村庄去,到了另一个村庄,再把这些存米分散到要请我外公做事的人家,然后等这个村庄做完了事又重新换上新鲜米,就这样一路做事回家,一路换米,这叫盘米。那些帮忙盘米的挑夫,他们也不要钱也要米,所以,一年的工钱米盘回家就所乘无几了。

解放后,王村的棕匠手艺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每家每户都知道这门手艺,堪称为婺源的棕匠之乡。村中的街头巷尾,大路小路和家中都能见到摇索搅绳和撬蓑衣的景象。在婺源无论走在哪个村庄只要见到棕匠一问,无不出自王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棕匠开始衰落。蓑衣被雨衣所代替,棕绳棕索被火蔴和尼龙绳所代替,棕床被席梦思替换,棕匠再也找不到活干了。王村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做港口电站,村庄被淹没,村民被搬迁到本县武口茶场、高沙、赋春等地安居。养鱼、种茶叶、水稻良种培育等新的生计活又在王村人中兴起,村民再也不用走南闯北那样艰辛地靠做棕匠活来养家糊口了。

那些曾经营生糊口的家当,丢的丢、扔的扔、烧锅的烧锅。我外公和大舅早已作古,我把这些物件保留下来做个念想。我不会收藏古董,也不懂古董的价值,只懂得那些物件里有故事,有生活,有王村人的酸甜苦辣。那些且行且远的手艺,仿佛日显得更加让人怀念和遐想。

评分:9.4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50171.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