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六(2)班有个特点,就是“插班生”多,前后大概有10多位同学是中途插班的,不知什么原因,学校把“插班生”都放在我们班上。也因为有这么多的“插班生”,同学间的记忆就显得丰富、多彩。
插班生大都是因父母的工作调动而“插班”的,他(她)们有本地的,有省会来的,远的还有东北的。
有一位同学J是从南京来的,他父母是水产养殖方面的专家,文革期间被调到县里的水产养殖场工作。水产养殖场在城北,离学校不远。养殖场可是个广阔天地,有大片的鱼池、树林,我们放学后,常和同学J一起去嬉戏,捉特务(迷藏)、摘桑树果-- --不亦乐乎。-- --小学毕业后,再也不曾有机会,那样无忧无虑的去奔跑、嬉闹,-- --很是怀念那段美好时光。
同学R是借读生,来自齐齐哈尔。R同学的父亲或母亲是本地人,在齐齐哈尔工作,齐齐哈尔地处东北,当时我们关系紧张,把东北一些重要工业城市的老人和小孩都内迁,准备打仗了。R同学在我们班上大概呆了一年多时间,后来与苏联的关系缓和了,R同学结束借读,又回到了父母身边-- --听群主说,前两年试图与R同学联系,都没有联系上。联系不上也罢,记忆还是美好的,R同学胖胖的身材,大大的眼睛,憨厚的笑容一直定格在我脑海里。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4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