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读韩国法顶禅师的一篇散文,其中引用到马丁。布伯在哈西德主义(犹太教神秘主义)着作《人之路》中说过的话:“你的世界在何方?你拥有的岁月过去了几年几月几天?你来到了你的世界的哪个地方?”还强调:不用敷衍地对待这句话,请用自己的嗓音低声朗诵。
我庄严地乖乖地低声朗诵,发现脑海一天空白,我努力寻找答案。
“你的世界在何方?”
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无从描述自己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更别谈用方位词来定位。如果一定要作答,我愿意我的世界在南方,这样可以每天听着南风的歌唱,那也挺浪漫的吧。
“你拥有的岁月过去了几年几月几天?”
不怕别人笑话,我还真得用笔去计算才可以。在我的经历中,以天为单位计算生命,只有在产房里,端详者挂在小儿手上的粉红名片时,一天,两天,三天,才真正感觉生命是奇妙而神圣的,竟以天为单位!我的生命也要精确到天,是得严肃地算算:35年9月28天了吧,还真不知道准确与否。
“你来到了你的世界的哪个地方?”
我的世界有哪些地方?我努力地问自己,好歹找个比喻也罢,很难呀!如果我的世界里有:柔软的草地、崎岖的小路、荒凉的浅滩、喧嚣的广场、幽静的山林、高峻的山峰……我应该曾经在柔软的草地里快乐地打滚过,然后独自一人穿过崎岖的小路与荒凉的浅滩,现在来到喧嚣的广场,偶尔躲到公园里透气。我会走进深谷老林,去聆听清泉的叮咚,山风的耳语。或者学着去攀登山峰,感受窒息后的通畅。最后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两人坐在长椅上,或发呆或安详地吹着南风,看新月,望夕阳。
哦,问题终于回答完毕!通过这样的扪心自问,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衡量了我走过的岁月的重量和色彩。一路走来,幻想是美丽的。可是,今天的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岁月不是走来,而是离去”的含义。今年我过得怎样,做过了哪些事情,遇到了怎样的邻居和同事,心灵的交流有多少,我的付出是为了子女好还是为了自己。虽然或多或少想过这些问题,却没有此刻这么迫切清晰。
也许,有时候,我真的需要带着这样的问题注视自己的生命,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真正的声音。只有这样,那隐秘的世界,才能更清晰更丰饶,不至于被物质的尘埃所封闭。
所幸,我会为路边绽放的野花停下脚步,感动生命的美丽与神秘;我会为木棉树干干净净抖落旧叶生发新芽而叫好,感慨自然的智慧与伟大;我会为走失的孩子揪心落泪,愤怒人性的丑陋与悲哀;我会为……我还会……如果我还是这样感性,我的世界一定吹着清爽的南风,无论岁月是走来的,还是离去的,对吗?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8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