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生活日记

麦收时节

好友的空间里转发了一组某地农民打场晒粮的照片,如实反映了麦收时节农民的主要劳动场景——打场、晒粮。然细看照片所表现的内容又总觉得有些欠缺,不足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麦收。茶香飘逸处,扶椅鸣响中,记忆的闸门随之洞开,那铭刻在脑海中的麦收又是一副怎样的画卷呢?

当麦地金黄麦浪飘香时,就预示了麦子已经成熟,即将开镰收割。割麦子对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农事活动,大队的大喇叭里天天喊着抢收抢种、防火防盗;生产队长更是要做出周密的人员安排;学校里也要放麦假。割麦子是青壮年劳力的活,在大田地里一干就是一天。午饭是家里人把干粮装在布袋里,送到生产队的伙房里统一加热,伙房炖上一大锅菜,再烧上几桶茶叶水派专人送到田间地头。割麦用的镰刀由生产队提供,成年劳力每人六垅,割下的麦子放在身后,由年龄大的人和年轻女子负责聚拢成抱。抓两绺麦秸秆把麦穗头的一端相互宁一圈,一只手里的麦秸秆一分为二,另一手的麦秸秆从中间穿过去两手一拉,形成一个麦要子(当地方言,功能相当于绳)。聚拢成抱的麦子都要用麦要子捆成麦个子,再由队里的马车、牛车拉到场院里。

麦收时节队里的场院最热闹,上了年纪的劳力,不大出门的妇女,刚过门不久的媳妇都来到这里,就连放了麦假的孩子们也在场院边上玩耍。重新修整的场院平平坦坦并被打扫的非常干净;伙房的大锅里烧着以苹果叶为茶叶的开水,门口的两只铁桶已经装满,有人正准备送走;没有出工的牛拴在屋前的柱子上甩着尾巴不停地反刍着嘴里的食物。临近中午,车把式赶着马车运来了第一趟麦子。场院里等候的人迅速围拢过去,车把式站在装得高高的马车上,用木叉使劲地向下推卸成捆的麦子,下边的人同样使用木叉把掉到地上的麦个子推到场院的一边。到傍晚时分场院里堆积的麦个子就像个小山一样。

现在场院里的主要劳动力就是这些平时在家带孩子的大婶大娘们。把她们安排在这里,一是因为场院里没有重体力活,适合妇女们劳作;二是时间上较为宽松,场院里没活时候可以回家照看一下家里的孩子,或是养的那些个猪啊、羊啊、鸡鸭什么的。早饭后她们的第一轮活是把麦个子均匀地布满整个场院,再挑开麦腰子散开麦个子,为的是尽快把麦穗头晒干以便轧场脱粒。这个时候最拍遇上连阴天,曾经有一年,麦子刚收进场就下起了连阴雨,结果那年的麦子都不同程度的受潮发霉,打出来的面粉颜色发暗,蒸出的馒头发粘。

骄阳似火的阳光一两天就把麦穗头晒的焦干,年老的男劳力赶着牛拉的碌滚在铺满麦秸的场院里一圈圈一遍遍地碾压。那蓬松的高低不平的一层麦秸秆,在碌滚的反复碾压下实实在在地贴在了地面上。牛退出场院,妇女们说笑着登场。她们带着圆形的草帽,脖子上还挂条毛巾,七八个人一字排开利落地舞动着手中的木叉。此景让我想起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句诗词,“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装爱武装”。这些妇女们上下挥舞木叉,把贴在地面上的麦秸挑起来翻个个,这架势还真有点像练武女民兵。翻场为的是把下面的麦秸翻到上面来,翻场的同时还要抖一抖好让第一遍碾压脱下的麦粒掉到地面上。如此反复多次,当一根根麦秸秆变成麦秸时,麦穗头上的麦粒已全部脱落。压过的麦秸由木叉和蓖耙收起临时堆放在一边,形成几个圆形的麦秸垛,最后再经过一遍栾场后,所有的麦秸会被剁成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的拱顶麦秸垛。

轧场脱下的麦粒是和麦糠混在一起的,在有风的日子里由男劳力扬场。这可是一个技术活,扬场的人站在上风口用木锨铲起麦子抛向空中,形成一条由外向里运动的弧线。抛动的力量使小石子、小土块等重量大的物体落在上风头;风的力量把麦糠吹到下风口;中间则是金灿灿的麦粒堆,呈现出美丽的圆锥形。在麦粒与麦糠的交汇处由有经验的老者戴着草帽,站在一侧用大扫帚轻轻地将麦糠梗及时扫开,保证了麦粒堆的干净。

扬去麦糠的麦子是堆成堆的,干净的麦子要在场院里暴晒上两三天才能干得透。嗮麦子的活也归妇女们,她们首先要彻底清扫出场院,然后用推板把成堆的麦子推开平摊在场院里,傍晚时分还要再用它推成堆。这种工具都是生产队里的木匠自己打造的,宽约一尺长约一米的木板中间有一个半人高的木柄,顶端有一个和木板平行着的把手。木板的两端各有一个眼拴着绳子,绳子的中间另有一个长绳。使用时两人一组,后面的推前面的拉,其功效有点像现在的推土机。打场嗮粮时用到的工具种类最多,除提到的工具外,摊晒粮食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木锨和篦耙。半晌的时候就要用这两样工具把晒着的粮食翻腾两遍,为的是让上下的麦子都得到暴晒。干透的麦子有三个去处:留做种子;上交公粮;分给社员做口粮。

这种麦收情景是大集体生产队时期的劳动场面,讲究的是轰轰烈烈,大点的工程,还要讲究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后来农业生产实行了生产承包制,麦收就以家庭为单位了,以前的劳动场面就再难寻觅了。那组照片上所反映的麦收情景应该就是包产到户之后的劳动场面。虽没了轰轰烈烈的大集体生产,老百姓却在承包的责任田里得到更多的实惠。收获的粮食多了;公粮也免了;如今国家还发放种田补贴。更可喜的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机械的普及,麦收条件越来越好。先是有了脱粒机,不用再轧场脱粒;后又有了联合收割机,机器开进地里,直接收获麦粒,免去了弯腰割麦之苦。按照老乡的说法:“俺们的生活水平,那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科技成果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劳动程序,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方式,逐步被大机器的快速高效所取代。那些与传统劳动方式相关的名词术语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凡流传下来的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嫁接了时代的元素,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祝愿我们的农民兄弟,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惠顾下,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88422.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