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自己活的半死不活的,平常行尸走肉一样上班工作吃饭学习,等待着什么东西积聚起来突然爆发,像愤怒,像感伤,像话费或水电费,又或者像等不来车的那种焦急,或者是饭菜的价格又莫名其妙涨了的那种不开心。于是很多时候,朋友们都在说怎么了,怎么发那么大火,莫名其妙的。一点也不莫名其妙,合情合理。就像听人说插队这件事,第一次插进一个老年人,行,你年纪大,我忍。第二次插进一个妇女,行,你有急事,我再忍。第三次插进一个成年人,直接就冲了过去破口大骂。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没有拿走之前的稻草。
今天是来平反的。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孙俪,从之前她反映情况说旅馆附近施工影响休息,有人说她仗着明星身份给政府施压,有人说她矫情,非要住那么远的五星级的旅馆。同时明星和拍戏,很多人天天送的东西堆满了明星的屋子,举的例子不是来批判的,只是因为喜欢他们而找他们的资料知道的。比如马天宇演宝玉的时候就有很多吃的。比如谢娜的粉丝连银行卡都要双手奉上,开个玩笑。甚至周迅都有了房车,赵本山有了私人飞机,王健林也有。为什么孙俪住个旅馆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她既没有把别人赶出去,也没有耽误拍戏,怎么就不行呢。我以前从来不知道有剧组,我一位演员是在哪拍就住在哪的,所以老想问问赵薇漱芳斋住着舒服吗。也老想问问林妹妹大观园的花草树木都是谁修剪维护的。
孙俪就像甄嬛一样,看起来并不是不毒不侵,与最喜欢的谐星贾玲相比,显得娇小可爱。也不像宁静那样五大三粗。而且女演员住的稍远,不给狗仔任何不实报道的机会,有什么不对。人家有老公和孩子,难不成和一大帮老爷们住在一起,今天半夜对戏,明天一块看剧本。所以不觉得孙俪哪里过分了。只要她是付了钱的,她爱住哪住哪。
说她利用身份反映问题的,我真是要笑死了。我不知道微博是不是归政府负责的。我只是认为当年它办这个公司的时候,是需要对政府的各项法律都遵守的,它必然也承担了政府的希望,比如传播正能量,比如老虎苍蝇一把抓,尤其是财政局的备案恐怕更不会少。因此,媒体作为民意的传声筒和政府的眼睛,是有义务传达任何人的言论,是否违法要看法律来说。所以孙俪说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向政府反映,不知道又怎么了。
最近又在说孙俪的捐款。从慈善晚宴开始就没完没了。赵丽颖捐得多,很好,是个正能量事件。毕竟私心来说,除了看过追鱼传奇,真没给她送过什么钱。韩红晒了一张账单,有明星们的捐款,孙俪是两万,刘涛是二十万,由此开始了人品的大较量。不得不说,两位演员都是我的心头好,刘涛的性格我特别喜欢,从善于易容,嘴里老是我们家公子的阿朱开始,到和并不像郎中反而像董永的潘粤明合作演的白娘子,应该是青春版白娘子,毕竟赵雅芝演的时候已经有了年龄感,但是端庄和从容实在是别人替不了的。再到跟贾一平合作的幸福满屋,她演的是妻子,我特别喜欢她那种贤妻良母的感觉,老是记得那句话,我还问他,我问我自己,我问心无愧。还有霓凰郡主,英姿飒爽的感觉,感觉比赵薇还要像将军,建议她可以试试樊梨花,如果不要求年龄的话。毕竟她跟秦岚都出演过还珠格格三。她的人生经历,本来我知之不多,可是因为太励志,所以也或多或少听说了。于是乎,好感度也有增无减。后来又参加了跨界歌王。唱的还是不错的,但还是为了套路而服务,反正都是演,在哪演不一样。
而娘娘就不用说了。甄嬛传之前,甜蜜蜜,新上海滩,小姨多鹤,甚至越光宝盒,我都有看过,不怀疑娘娘的演技。最喜欢的是冯程程。记得多鹤里,朱小环跟她抱怨说,都是你的,这个家都是你的。她说,他们恨的是日本小姨,尤其是拉着春美去拉煤,见到了另一个不争气的孩子。还有那个可怜的男人被姜武压死之后,她跑到医院里的那一节。然后是无古人无来者的甄嬛,因为年龄原因,之前最美的古装女神是王祖贤,李若彤和何晴。然后就是甄嬛。因为几乎演出了所有侧面,娇俏,小气,威武,深沉,也不枉七十多集。然后疯狂看她的访谈,听她对着镜子许愿,听她说邓超。很多人觉得她太做作,尤其是某期快乐大本营,但是我觉得人都有性格,并非十全十美,而且相处也都是有侧重的,比几个有些人太入戏也很吓人,就如同容嬷嬷还没买针呢,就有人砸了她的玻璃。蓝盈莹还没说话呢,就有人扔了鸡蛋。在可笑之余,不由得想到其实大家是害怕,害怕真会有这样的人,让自己遭暗算。
挑起风波的从来不会是演员自己,因为这个圈子就这么小,演员多,导演少,有脸蛋的多,有演技的少。让刘诗诗跟斯琴高娃搭戏,简直不要太欢乐。所以作品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作品,就没有观众的恩宠,也就自然活在冷宫里了。所以,如果你没给刘涛或者孙俪塞钱,说你去捐吧钱我出,那就不要说话,毕竟粉丝为爱豆捐钱还债的还少吗,万一哪天有位大老板就是谁的影迷呢。重要的不是捐了多少,而是有人在捐。不希望所有人都捐,但如果我的菜捐了,我必定更加不离不弃,毕竟追剧的日子我可是很苦的。
半夜实在睡不着,说了这些话。期待作品。
虽然世界已经互相残杀,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过得自由自在。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23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