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在诗人笔下,一片皎洁圆满的中秋月,映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坎坷无常。其诗意的凄然,营造了一幅月夜清冷而茫然的境界与氛围。
美,从来都不会恒久,往往还以悲剧的形式而结束。但中秋月的美,总是存在于天地间,存在于每个游子记忆的最深处。
在我的意识里,“月是故乡明”,总是和童年的梦幻与憧憬联系在一起。
渭北旱原的中秋夜,秋高气爽,月朗星稀,月亮仿佛就挂在村头、挂在树梢;银色的月光尽情地倾泻于山洼田畴、农舍院落之间,仿佛伸手即可触摸。一切的物事显得朦胧、神秘而又似乎明朗无比。
如梦似幻的情景里,一群孩童的欢声笑语总是荡漾其中。月影斜斜的庭院里,月光斑驳的梧桐树下,我们就是游动在银色海洋中一群欢快的小鱼,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我们玩各种游戏,捉蛐蛐,躲猫猫,甚至在不远的田间地头相互追逐、嬉闹……玩累了,扑闪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静静地坐在大人旁边,吃着月饼,望着月亮,听老人们讲牛郎织女、讲嫦娥的故事,那挑水的孙猴子似乎片刻就从月宫里走来,出现在村头的小径上、树影里。
儿时的我,孤独且富于幻想。中秋之夜,常常离开玩伴独自坐于月光之下,望着一轮晶莹剔透的满月,驰骋于自己构筑的梦幻世界里。似水的月光里,我会想象自己变成一只飞翔的小鸟,飞进玉宇琼楼的月宫,歇息于月桂的枝头;甚至耳畔会响起月光流动时的声音,它们如潺潺流水,似悠远的音乐,把我带到一个个遥远且美丽的幻境之中。那里没有忧伤,没有孤独,更没有寒冷。一切温暖而美好……
我人生之中又一个中秋之夜就在眼前,但那种如梦似幻的体验再也不会有了。
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的月亮总是充满残缺。我会一醉方休!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7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