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生活日记

走进三工区

最初听闻“三工区”,以为是工业园区,真正到了所在地,才发现原来是荒山野岭上的一处旮旯,有十几家住户,却有三、四户物品非常丰富的杂货铺。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曾经是贸易非常繁华之地,热闹过好几年,不仅附近村子来这里赶集,毗邻的广西省几个村的村民都到这里来赶集。

三工区位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西部,区域内有五个行政村,是苗族聚居地,海拔1800米。距离乡政府驻地25公里,距离县城32公里。

(一)

由于参加同步建小康驻村工作,我与这个地区结下了缘。根据工作安排,我的帮扶村是翠里乡三工区小芩丰村。

小岑丰村地处大山深处,傍山而居,辖3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226户1247人。村民们居住分散,分布在不同的山头,遥相观望,颇有“对面能呼应,相见要一天”的感觉。

虽说该村距离县城32公里,但是我们驱车赶往村里,用时几乎2个小时。当地居民称驾驶摩托车去县城,几乎需要3个小时。

这里的交通非常不便,没有车辆正常营运。村支书说,村民去县城办事,才会开车外出,车上带的都是亲戚,一般都不收费。所以,我无法弄清楚,从城里往返一趟到这个帮扶村,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车,应该付多少车费。

对这里的村情民情做了大量调查,对村里的经济发展做了一番研讨后,发现这里文化素质非常落后,生产、生存的技能相当低下,信息非常闭塞、缺乏思路,不敢创不敢干。村民80%的经济来源,都是靠外出打工获取。给我留下的深刻记忆是,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一旦遇到雨季,极容易出现山崩路塌,导致通往外面的道路中断。山谷中常有山涧流出,任意流淌在公路上,对路面破坏非常大。裸露出来的尖利的铺路石对车轮也会造成很严重的磨损。

车子越往前行,就会驶入更高的山峰,陡峭、弯急、崎岖不平的公路,足够感受到左右颠覆,上下蹦起,高度紧张的感觉。

(二)

第一次去三工区,是在2014年5月28日,我们赶在“六?一”儿童节前,到三工区中心小学,把一些学习用具和孩子的衣物等节日礼物发放给学校的孩子们。这里任课教师只有14人,在校学生370人,住校生90人。住校生中,最小的是学前班的孩子,有好几个,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第二次去,是在2014年10月,因为帮助该地区舒家村修建了五个垃圾焚烧池,受村委邀约,去查看垃圾焚烧池。顺便参加了村里的一次野外聚餐。

第三次去,是在今年二月,为完成对南芩村及另外三个村的行政包保责任,我们去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走进三工区,最难忘的是第三次的经历,那次险些让我把命丢在那里。

我们一大早从县城出发,在村子里完成工作后,下午启程回县城。进村的路线是:车子要从高山顶峰,沿着陡峭的盘山路,往下走十多分钟进入村里,回去就要沿着盘山路往上走到坡顶,才能有回县城的公路。丛林里弥漫着太浓太沉的雨雾,几乎将大山封锁起来,雾气中带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降落在凸凹不平的泥巴路上,把路面全都浸泡成了烂泥巴,我们的车子压在烂泥巴上,总是打滑后退,只能下不能上,司机用尽全身解数拼命打车盘子,或用木皮铺垫车轮,小车像头疲倦至极的老黄牛,拼命烧着汽油,喘着粗气,还是爬不上坡,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车子无法前行,司机无计可施。

司机是唯一的男性,刚刚长大的孩子,驾驶技术还不太熟练,我们三个女人必须要帮助把车推上坡去。当我们站在车后,等待司机发动车子助推时,不料,车尾排气管突然冲出巨大气流,瞬间将我冲出2---3米外,司机从后视镜看见有人滚在路面,赶紧停车。幸好路面已被雨水和来往的车辆破坏成河床似的深沟,强大气流没有把我冲下山谷。还好车子没有下滑后退,要不,我就长眠在那个荒山野岭了。老天保佑,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厚爱,当时我没有受伤。

(三)

三工区的自然风景和新鲜空气令人眷恋。由于交通不便,几乎人迹罕至,开发商的触角还没有撑到那里。因此,葱翠的青山绿海,巍峨的高山峻岭被完好地保护下来。虽没有苍山劲松之态,但站在高山之巅向远望,可看尽朗朗乾坤,饱尝一览众山小的美景。越往高处走,大山里会涌出更深沉的浓雾,带着清凉的冷空气侵入车窗,直扑我们面部,当车子奔驰在迷雾中,穿行于丛林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原始的神秘和苍茫。白雾皑皑,又如烟雾缭绕的天宫,恍如来到了天上人间。

我想,这里无疑是一个清净的去处,四季暮霭缭绕,森林肃穆,与世隔绝,若能常驻下来,逍遥在丛林之中,飘荡在高山之巅,无牵无挂,无悲无愁,是件多么惬意的事。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64037.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