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1998年去世的,转眼都21年了。爷爷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读过几年私塾,在那时也算是个文化人。然而在那个军阀混战,饥寒交迫的年代,人对饥饿中求生的渴望,“翻身”“平等”的感召力显然更加持久而强烈。
1929年,爷爷17岁,他第一次接触并参加了红军,农民起来闹革命、翻身做主人的宣传口号就已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爷爷这个红小鬼跟随红军队伍大大小小打了不少仗,1931年在茶陵的一次战役中身中两枪光荣负伤,战斗结束后,伤病员被统一安置在一个老祠堂内。据爷爷说,祠堂里堆满了伤员与尸体。大部队要转移,爷爷只能留在当地养伤,伤好后爷爷没能赶上队伍就回老家了。
爷爷一生很低调,也很少提起这些往事。我也是读小学时经常听他提起几个人:王怀,刘作述,刘真,肖克等等。那时我十岁左右,也不知道这几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那时候家里厅堂墙壁上贴的都是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的画报。我记忆最深的是每年春节前,村两委的敲锣打鼓,带副春联,带几斤猪肉来家里看望慰问爷爷,春联一侧写着“军属光荣”,爷爷还总是叫我放挂鞭炮迎接下。这就是我那时对爷爷当过红军仅有的一点点了解。直到我上了初中,那时也懂事了些,有一次在爷爷抽屉里看见了一本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红本子,我打开一看,爷爷的照片上盖着民政部门的钢印,文字中写到:罗**同志,哪年参军,哪年在哪个地方哪场战役中受伤,属几级几等伤残之类的。因时间太久远,再加搬家时不慎把证件弄丢了,具体的等级我也记不清楚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我家里买了电视机并安装了闭路电视,每次看到战争的电影,爷爷好像都不太喜欢看,尤其是看到有些人身中数枪但屹立不倒的镜头时,爷爷会走出房间到外面去静静心,原因我也知道一些,一是他亲身经历过枪林弹雨深有体会。二是可能有些电影太过夸张不切实际。三是看到这些画面,爷爷可能会想起自己当年浴血奋战的场景及牺牲的战友,这可能也是一个红军战士心里永远的伤痛。
爷爷的故事我知道的并不多。但我知道,爷爷曾经就是个勇敢的红军战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过血负过伤,他留给我们后辈血液里的就是━骄傲与荣光!
评分:9.9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10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