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于近读《留候论》感触颇深 故作此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东坡先生在《留侯论》里讲述了古之豪杰面对侮辱的表现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言简而意赅,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忍辱观的一个精彩阐述。
豪杰的忍辱,在于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也就是他们自知任重道远,因此能够以超乎常人的心力忍受屈辱,去实现远大的目标。正是在这种忍辱观的指引下,韩信才会忍受胯下之辱而成一代名将,司马迁才能忍受宫刑之辱而写出不朽之《史记》。
负重忍辱,不计一时得失、一几之私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常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然而,我总是感觉这种忍辱观过于沉重,悲剧色彩过于浓厚。此外,这种心理和行为的功利性太强,总是以实现远大目标的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德。因此在赞赏的同时,对于这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总是不能释怀。
与持重而忍辱相比,我更加欣赏和接受佛家思想中的忍辱观。在佛教修行者的要求中,忍辱和持戒是同等重要的,能够忍辱是修行中必须达到的一个层次。但是,忍辱的出发点不是由于重大的责任和高远的志向,而是出于慈悲之心。如果抱有一颗慈悲之心,看待他人、众生之时就不会和他们计较,相反,却会怜悯他们,因为他们贪、嗔、痴,他们执迷不悟,所以才会去侮辱别人。出于这种根本的认识,面对侮辱,有所成的修行者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如何点化那些谜障缠身的人。打个比方,作为成年人,受到小孩子的辱骂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教育他,帮助他改掉坏毛病,做一个健康的孩子。
当然了,佛家的忍辱是一个很高的层次,不太可能为世人接受,即便接受也很难去奉行。甚至有人会怀疑这样的忍辱观是消极的,甚至是在自欺欺人,是一种阿Q精神。其实不然,即使拿儒家的文化去解释,这种精神也可以蜕变成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精神。这与无奈之下的忍辱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其实,无论入世有为的忍辱观还是出世超凡的忍辱观,内涵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精神世界里的明珠。如果得不到它,恐怕人的一生就是不健全的。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8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