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典文章

没有城墙的农村也似围城

鄙人家住江西某个农村的某处山脚下,环境甚好,人烟稀少。不知是环境造就了我的性格,还是与生俱来,我喜欢生活在僻静的地方,无人打扰,自由自在,因此觉得自己家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常常为之骄傲。

因为极少外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时常是以安于一隅的心态过活,但是,即便认为农村的生活很舒适,也还是怀有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流浪梦。

农村适合老年人居住,闲时可以种种菜,也可以做做运动,当然,前提是农村有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然而在一个占地大而分散的乡镇中,只有少数一个具有开发价值的村子才配拥有一套简单的公共设施。这也无非是撑撑场面,给政府领导一个交待罢了。

大多数农村老人或在家帮子女抚养小孩,或每日出去劳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的奶奶是其中典型,七十多岁了还在田地里种各种蔬菜,用作自己吃,也经常一大早的挑出去卖。我认为,这是农民的劳动习惯,毕竟贫穷的他们在童年时期就开始被迫劳动,就像吸了鸦片的人没了鸦片就会痛不欲生一样,有些农民不劳动就是会坐不住。同时也是因为生活。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把生命和热情奉献给中国大地,却没有享受过多少舒心的日子。有人认为朴实的农民很享受那样的朴实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他们又要劳心劳力地送子孙走出大山呢?在农村生活地平平安安的不会饿死不就很好了吗?

生活在霓虹下的城市人都觉得农村环境好,不会有尾气污染,不会有雾霾,但是,那样好的环境农村人业已习惯,也是理应所得的,并没有那个意识去多加感恩大自然。即便路边有垃圾,也不会遭人嫌弃。农民介意的是什么呢?其中之一——医疗问题。

我很少生病,接触诊所的机会自然也少,但是通过他人看病的经历认识到,我所在农村的那些诊所太过垃圾,现在早已不像当初,药店、诊所不见了医德。虽说有医疗保险等有利于民的政策在,看病不那么贵了,正因为如此,诊所能得的利益缩水,有些丧失医德的大夫为攫取更多的金钱利益,不卖正版药物,不尽心对待病人,明明吃点药就可以好的感冒非要别人打吊瓶,打吊瓶也就算了,打了一个星期也不能见好。前段时间外婆头晕,打针一周也未见好,这不就是在用别人的生命挣别人的血汗钱,病却得不到好转吗?对待生命如此不严肃,包公真该从坟墓里跳出来大喊一句“拖出去斩了!”。

再者就是官家欺民的现象,这方面我更是不甚了解,毕竟没有接触过政府,但有些人占着家里有个芝麻官儿就恃强凌弱,这是不可置否的。再以外婆家为例,早些年外婆家建房子,旁边有个关系很近的亲戚也做房子,但是他家占着权势和男丁的优势,侵占外婆家建房的土地,即使外婆告官成效也不大。本是同祖同根的两户人家尚且如此,其他的简直不能想象。

教育问题同样令人心忧。时代在改变,现在不像以前,读了几年书就得收拾书本回家种田,基本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子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但是,一个封闭、落后、愚昧的农村又能送出几个大学生呢?犹记得小学时期的同学们对待学习都是那么的上进,然而大约在初二时期,个别人因年少的无知和叛逆渐渐染上恶习,上网、打游戏、谈恋爱等等,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其中有他们自己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原因。孩子自身缺乏引导;家长多是文盲,并不懂什么教育方法,基本上都是依赖学校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老师总体素质不高,不难看到一些使用暴力手段实行所谓教育的老师的存在。孩子因各种因素产生厌学情绪,在迷茫中堕落,混日子拿毕业证的现象每年都有。好学生拼死拼活考上了高中,而成绩差的只有在中考结束之后步入社会,更有甚者,很多人在两年内就结婚生子,自己还没有长大却又担起了抚养孩子的责任。 这也正是教育体制失败的表现。

农村的弊病固然多,但转念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在做种种努力,贫富悬殊等弊病是国家发展的产物,解决此类问题总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只是其中一只只会抱怨而没有任何建设性的蝼蚁,即便极不甘愿做时代发展的牺牲者,也别无他法,只能默默忍受,干脆将之说成是生活和宿命,然后苦中作乐。

从以上看,农村是悲哀的,想必中国大多数乡村都存在此类问题,或许有人会说城市也不过如此了,我不知道,我只想说说自己了解的我所在的农村,其他的我无从知晓,也无从过问。

当我从东北回家之后,才猛然发现农村的另一悲哀,当然也有令人心喜的一面。我坐在公交车上,听到了久别的富有家乡味道的乡音,虽然大妈说话总是那么高亢,生怕对方耳背听不见,语速很快,全然不像普通话的那般优雅,但我还是听地热泪盈眶。这就是我的家乡,农村人朴实得不知怎么形容。中年大妈之间的谈话总是围绕着孩子、工作、家中的鸡鸭、邻里的舆论转,你会觉得他们庸俗无比,而他们就是生你养你的母亲。年轻人倒是不逊色于城市人,一只手机,一副耳机,便消磨了一段无聊时光。

小城镇自然比不过大城市,道路永远在施工,临近年关也要封路修整以表尽责;清洁工永远在清扫垃圾,送走一波又一波;各种店铺里放着嘈杂的劲爆的音乐,以为谁大声谁就能招揽最多顾客似的。回到农村才舒心多了。在原地打一个转,进入眼帘的都是绿色,春天是绿中带红花,冬天即绿中带黄叶。羊肠小道是安静的,河边竹叶沙沙响,偶有老人在田间劳作,环境自然是极好的。

而当我一人上街时,看到的都是老人,些许中年人,街道窄窄的,都是些贩菜的,卖衣服的,还有挑自家蔬菜来卖的老人……少的正是儿童、青少年和壮年人士,他们多在学堂或者已经外出打工,由此心生悲凉。一个村子,一条街,都是老人和婴孩,缺乏朝气。农村该是太阳最宠幸的地方,却被人类自己嫌弃,这不怪任何人,现实本就如此。如果没有人外出打工,何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不千辛万苦供孩子上学,农村人何以摆脱贫穷的生活?当富人在享受生活时,穷人却在奢望生活,这无关公平,但愿有治根治本之道,一改现状。

见过被破坏的农村,他们既不像城镇那样发达,也不像农村那样纯真。他们渐渐被工业污染,随处可见的工厂污染了河流与空气,土地遭受荒芜,取而代之的即是工厂。更有甚者,沿水而居的人们将生活垃圾倒进河流,河流也因建房子越变越小,实像一条臭水沟。幸而,近来政府良心大发现,在每条街道每个村口安置了一个垃圾箱,可是又有多少人理会呢?

当然也有农村味十足的村庄,可堪世外桃源。此类村落远离国道,远离街道,交通不便,日常生活也不方便。但是环境极好,没有工厂,没有喧闹,没有智能机,飘的是炊烟,牵的是牛儿,吃的是无毒无害的粮食。村落尽在群山包围之中,矮矮的梯田上是绿油油的当季蔬菜,老牛带着小牛在割完稻子的田里吃草……相信很多人去了都会梦想去那样一个地方养老。在那里欣赏欣赏大自然,可以心旷神怡、忘却烦恼,但是在那里生活一辈子,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那里的老人是山中饱经沧桑看淡欲望的高人,还是被油烟酱醋麻木得没有痛感的普通人?我也不知道。农村也像一座文人笔下的围城,里面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在大山里居住将近二十年,养成了农村人的秉性,对农村自然是热爱的,但也会对其中弊病痛心疾首。虽然那些对我影响不大,但是,当你看到弱势群体被欺却无力还手时,难道心中就不会产生些许怜悯,些许气愤和些许无奈吗?

我愿有棵大树,没有围栏的保护,没有“古树”的标签,没有园丁的照料,依然能被人们尊敬,依然能在大自然中吮吸雨露成长百年。

我只是其中一只会抱怨却没有任何建设作用的蝼蚁罢了。

评分:8.5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22888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