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翻越了四百公里的山路,来到泰宁。 ”
一、
“我们一直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吗?”坐在门廊上我问妈妈。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
“我记得你说过,奶奶他们是从泰宁移民过来的,我们有好多亲戚都住在那里呢!”
“你去古厝的时候,让你奶奶告诉你吧。”
我记得那天妈妈很早就出门抓鱼去了,家里的厨房空空如也。可是我一点也不担心早餐没得吃的问题,因为奶奶每天早上总会煮一大锅的热粥。
奶奶住在古厝里,那是几十年前盖的房子,墙面是黄泥巴和着稻杆的砖块垒起来的,顶部架着几根粗大的椽木,屋角是凤尾顶,上面铺着黑瓦片。古厝里有八九间屋子,中间有一块长方形的天井。从天井拾阶而上,是我们这个家族的祠堂。祠堂左边,搁着一架四方形的谷仓,上面挂着一串串晾干的大蒜,还有几把收割下来等待开春播种的菜籽。
古厝离我家不远,顺着我家门前的土路往下走几百米就到了。
我和往常一样去奶奶家吃粥,到了奶奶家,我看见奶奶正站在门口劈柴。
“奶奶,我来喝粥了!”
“阿南,你来啦”奶奶停下手中劈柴的活计,转过身来对我说,“粥在锅里,你自己去盛啊。菜在菜橱里,你自己拿一下。”
“我知道啦奶奶。”
我走进屋里,从菜橱的下层拿了碗,又从上层把菜拿出来,搁在桌子上。我看了看,又是我爱吃的瘦肉炒包菜。掀开饭锅,锅里的白粥还飘散着腾腾的热气,粥里还有几块晶亮的地瓜。我舀了一些粥到碗里,便坐到门边的小凳子上喝起粥来。
早晨七点钟,太阳还只是散发出一点不温不火的黄色光线。这一点少得可怜的光线再被屋外的那棵巨大的芒果树一挡,余下的光亮也就所剩无几啦。到了老宅这里,便只剩下斜射进门边的一角微弱的光线,轻轻地打在我的脚边,使我的脚趾头微微地发起痒来。
屋外,奶奶正乜斜着眼睛劈柴。奶奶下手劈柴的力度,每一下都恰到好处。水桶大的一棵木头,被奶奶劈得四分五裂,每一片都只有铁板那么薄。我想奶奶一定劈了很多年的柴了,才可以轻易地把柴劈得那么薄。我不禁对奶奶感到佩服起来。
奶奶停下手里劈柴的动作,放下斧头,然后把劈好的木柴摞成一堆,再用麻绳捆好,押进屋里来。
“多吃点,看你身体那么瘦。”
“知道啦奶奶,就是吃不胖嘛。”
“这点随你爸。”
奶奶放下那摞木柴以后,到洗手盆里搓了搓手,然后她坐到我旁边一张带有靠背的椅子上。奶奶抓起脖子上的毛巾,把额头和鼻子上的汗水擦掉。然后她取下放在耳朵顶上的香烟,拿出打火机,点燃了手中的香烟。
奶奶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眼睛稍微眯了起来。奶奶看着在炉灶边乱蹭的小猫,有时目光又移到屋外,目光镇定地看向空中。厅堂里散射着从石窗外透进来的光线,烟气儿四处乱窜,像是游移在空气中的一丝鼻息。
“奶奶,我们是一直就住在这里的吗?”
“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呢?”
“妈妈说我们是移民过来的,我不知道移民是什么意思。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意思吗?”
“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不过我们最早也是住在这里的。”
“奶奶,我想知道你们以前移民的故事,你可以跟我说说吗?”
“傻孩子”奶奶抚摸着我的头发说,“那我就跟你讲讲我们从前的移民故事吧。”
二、
“我们一整个家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不过不是现在的山顶上,而是住在门口的那片水库底下。那里也曾经有着浓烈的烟火气息。我们在那里耕种、生活,繁衍生息。
一直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我和你爷爷为了响应号召,便带着你姑姑和你伯父一起离开这片土地,翻越了四百公里的山路,来到泰宁。
就这样,我们在泰宁落下了脚。我们和许多互不相识的人生活在一起,做农活,换取生活必须的粮食。在泰宁的这几年时间里,你的爸爸和几个叔叔也相继出世。
几年以后,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我就带着你的姑姑、伯父,还有你爸爸他们,一起回到了这里。只不过你爷爷没有跟我们一起回来,他一直在泰宁当裁缝,直到很多年以后,才自己一个人回来。
重新回到这里的我们什么也没有,没有房子,没有食物,也没有土地。我们一家人便寄居在你一个老叔叔家里。
为了贴补家用,我还要担着柴火,从这里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到另外一个镇上的集市去卖,一担柴火只能卖几毛钱。而你爸爸他们几个兄弟还很小的时候呢,就要到外面去捡狗粪和牛粪,拿回来晒干了以后,用来给田里的地瓜施肥、种蘑菇。
以前家里没有油,我常常在门板后面挂一块猪肉,要炒菜的时候,就把猪肉放进锅里转一圈,等到锅面上隐约有薄薄的一层油的时候,就赶快把猪肉夹起来,再挂到门板后面。那时候家里也没有米,我们就用木薯榨出木薯汁,再晒成木薯粉,然后煮成汤,配着地瓜来解饥。
好在后来我们在这片不毛的山地上,开垦出了自己的土地,种上了田,这才不用担心温饱的问题。一年以后,我们一家人一起合力盖了这座古厝,这才真正有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
“原来奶奶以前的移民故事是这样的。如果不是奶奶亲口告诉我,我还真的不知道呢。”
“孩子啊”,奶奶捻灭手中的香烟望着我说,“奶奶以前的生活是很艰苦的,比你爸爸他们现在的状况还要艰苦。相对于我们来说,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美好咯,要懂得珍惜啊。”
“我知道了奶奶。”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细细品味着奶奶刚才的一番话,不过关于这些话,我都还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多亏了奶奶的这一席话,总算解开缠绕在我心头许久的疑云了。
回到家里,我把奶奶告诉我的移民故事转述给了妈妈,妈妈点点头说,事情就像奶奶所说的那样。我又欢喜又雀跃。
而关于这座古厝里的人和事,我还有更多的故事要讲述……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15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