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
有多少的不分离,
最后被时间打磨成了不联系;
有多少的难忘记,
最终成了后会无期成了一个谜。
当一些名字只是痕迹,
是否忘了珍惜;
当一些感情只是曾经,
是否只剩惋惜。
……
这是我分享在朋友圈里的一首名叫《缘分》的诗,我看到你点赞并转发了。
我们在同一个微信群里——同学群。
我们也私加了微信,默默的关注着对方,有时候分享在朋友圈里的内容,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默默的点个赞,默默的离开。
二十多年了,一直相信,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当初缘起的那份纯纯的友谊,永远都在,它沉淀在岁月的长河里,依旧真挚而美好。这么久远的岁月,刻意的回避和不联系,中间隔了时间垒砌的城墙,我们各自守着自己的烟火幸福,不敢轻易打破一个缺口。一个人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学会遗忘?那些和校园的红色夹竹桃一起盛开的青春往事,总在或忙碌或散漫的日子里,或者,在触景生情的某个瞬间,从岁月的夹缝里钻出来,就那样招摇过市的鲜明着。
那天刚刚翻开莫言的散文集,便看到登录在电脑上的微信一闪一闪,你问:“三妹,在忙吗?”我心里一颤:“三妹”,好遥远好亲切的称谓啊,曾经,我们是同校不同班级的四人组合,因为关系甚好,便称兄道妹起来,那时候说,你是永远的二哥,我是永远的三妹。我们以为可以把这份友谊经营得地久天长,只不过,在毕业的季节,这份友谊慢慢的变了味道,我收到你的第一封情书,你说,我喜欢你很久了,答应做我的女朋友好吗?
“不忙,二哥,最近可好?怎么今天有空找我聊天?”
这么多年第一次隔了空间的距离聊了那么久,从孩子谈到家庭,从责任聊到生活,最后,还是没能避免说到当年的感情。你说:
“三妹,这些年你一直在我心里。”
“三妹,可惜阿姨不在了,不然我一定要证明给她看,你嫁给我会更幸福。”
“三妹,要是当年有手机,我们是不是就不会错过?”
听你说这些的时候,我不确定你有没有喝醉?
是的,我们总是错过,我们的情缘,终究是在相差一天的时光里散场。
那年,我在母亲的安排下背了南下的行囊开始我孤独的打工生涯,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里,有母亲早已为自己物色好的女婿。永远记得离家的那一天是1995年5月10日,我离家的第二天,你到我家里去找我。不知道我的母亲当时是怎样告诉你的,你是怎样心痛的离开,这些,我不曾问过。五年之后,我请了一个月的婚假回老家办喜酒,头一天离开,你第二天的飞机到这个南方的城市来找我,我们再一次错过。你一直等到我婚假结束回到这个城市,那天你喝了很多酒,你不停的自责自己的迟到,你问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找我。后来你终于决定要走了,那天傍晚,我穿了单薄的裙子坐在公园的大石头上,你脱下你的外套给我披上。所以,这么多年里,在起风的傍晚,我常常想起那件带着你体温的外套和那个给我披衣服的男孩。谁说不是天意弄人呢?
再次见你的时候是七年前,很少回故乡的我因为母亲病重的缘故回了一趟家。在夏日的山城你来送别,晨曦中,有轻柔的风拂过。在离别的三叉路口,你的双手搭在那辆红色的摩托车上,和那一抹倔强的阳光一道溶进高楼林立的背景里。你看着我很认真的说:“三妹,我发现你好喜欢穿黑色。”我笑了笑,跌进的士的前座里去机场,没有告别,没有说再见。
那天,我穿了一件黑色的连衣裙,在飞机起飞前我给你发了一条短信:二哥,我从来都不曾告诉你,喜欢穿黑色,是为了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
翻开影集 找到你
沉醉在青春的记忆
读你笑容 又想起
想起我们故事的甜蜜
莫叹花季 已远离
岁月抹去天真的气息
斟满这 一杯酒
祭奠我们尘封的记忆
常想起 那时的你
满脸的青涩
面带着犹豫
常想起 青春的你
眼角流下相思的泪滴
……
听着祈隆的这首《同学寄》,仿佛又看到了17岁的自己,放学后趴在教学楼二楼的阳台栏杆上看远处的巴岳山,楼下的草坪绿茵如织,你提着热水壶引吭高歌从夕阳的五彩光晕中走来。
事过境迁,如今的心境渐渐变得从容、淡泊而宁静,学会放下,学会珍藏,学会感恩。懂得人生的一些美好,本就该属于记忆,理解有一些缺憾,才是生活的真谛。翻阅旧照,看着一张张我们曾经青春洋溢的脸,心里轻轻的说:“谢谢,因为有你们,所以我的青春才灿烂。”
终于明白:有些事不用刻意去遗忘,逝去的青春是一抹倔强的色彩,就像那盛夏兀自怒放的荼蘼花开在我们的似水流年。
注:荼蘼,春天之后,直到盛夏才会开花,寂寞、持久、深厚而独特,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宋,王琪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苏轼也有诗句云: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荼蘼花语:末路之美。
评分:8.1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aqwz/show/2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