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张《山居秋暝》墨宝也被我一把火烧成飞灰 ”
说起昵称或网名,就让我想起一个很久以前的朋友。明月松间是我最早的网名,也是因她而取的。我二十岁时第一次见到她,二十五岁的夏天,我被老友小施拉着去她家老宅玩,那是我们第二次见面。
从热闹的上街横进去十几步,瞬间感觉时光倒退了几十年。眼前小巷青石板铺路,两侧墙上青苔隐隐、白垩皲裂,露出内里的旧青砖。宅子木门已开裂了无数条纹,门前的电线杆上,古老的锅盖式路灯垂头丧气地吊着,还有几只鸟儿在人字形屋檐的黑瓦上鸣叫飞闹。
穿过前厅的牌匾,迈过一道高厚的石门槛,就到了老房第二进的天井。鹅卵石铺就的四十平米天井,比三面厢房要矮上三十公分,四面还设有一尺宽的排水沟,即使大雨倾盆,宅子里依然能保持干燥,甚至可以品茗观雨。
若颜就住在天井正对面的左边。老房子里特别阴凉,外面太阳如火,里面开着电风扇就足够了。那天的房子里,有我、小施、若颜和小建。小施和小建都是若颜哥哥的同学,平时就相熟,自然谈笑无忌。而我和若颜只在五年前随大伙一起爬过龙潭山,却没说过几句话。我这人又不会自来熟,只有听他们说的份,左右无事就埋头喝茶,吃零食。不想若颜对我的印象却挺好。
这样去过几次后,彼此熟悉了,有时候小施和小建没人,我也会登门拜访,也渐渐明白若颜的老宅其实是个“据点”。
若颜是个小学教师,为人四海又长得漂亮,所以常有朋友上门,男男女女都有,当然男孩更多。若颜喜欢音乐,爱弹钢琴,又擅长书法,结交的朋友大多也是文艺人。老宅既成据点,各种器物自然越积越多,六十平米的房间里,除了若颜的睡床外,两个大架子和一张大方桌上,放着小提琴、围棋、画架、书籍,当然也少不了各种零食。
在这里,大家喜欢自行其事,每到周末,老宅里就聚了六到十几个人,有人喝咖啡,有人喝茶水,有人唱歌,有人下棋......文艺少不了,美食更少不了。夏夜时,结束了文艺活动,大方桌上被清理一空,打来冰冰凉透心凉的井水,放入啤酒和西瓜,再到后面的厨房里炒上螺丝、泡椒田鸡、土豆丝......。胡吃海塞中吹牛打屁,其乐无穷。这中间也曾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我和小施为了显摆,用一个月工资买了两瓶黑方威士忌,说让大家尝尝洋酒,结果没有一个人喝得来,都说有股怪味,我和小施看在钱的份上,鼓勇喝了三口,全吐了,然后直接就把酒倒进了排水沟里,发誓再也不喝洋酒了。
若颜的书法写得极好,大气舒展,而她最喜欢写的就是古诗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王维的《山居秋暝》,是我第一次见识若颜的书法作品,我向她讨了来。
在一个月黑风高、大雨倾盆的晚上,我和若颜看对眼了,这直接导致了老宅据点的崩塌,因为很多人是怀着好逑之心才来的。之后的事情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因为若颜父母的反对,我们在三年后分手告终,而那张《山居秋暝》墨宝也被我一把火烧成飞灰。
当我第一次在网上取昵称时,不知怎的,脑海中就出现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于是我就有了我的第一个网名“明月松间”,那个瞬间,在老宅里渡过的欢乐时光,就如电影般在眼前播放......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zwsb/show/21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