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身体到底太弱了,勉强喝了点汤后,精神了一会儿的顾荣蓉抵挡不住再次席卷而来的困意,迷迷糊糊的睡去。
饭桌上,顾荣华大口大口的刨着碗里的饭,心满意足的眯起了眼。
顾家父母却心有余悸,荣蓉这一场病不仅身体上遭了罪,人也安静了不少,圆圆的杏眼看着可怜兮兮的令人心疼。本来就挑食,这几天又根本没吃下多少东西,眼看着小脸都没四指宽了。
顾父给妻子夹了一块排骨,慢慢的说道:“今年收成比较好,这个月我们家就多割几回肉吧,得让孩子们在开学前把身体养好才行。”
顾母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的条件可比前些年好多了,我们家也能时不时沾点荤腥,日子好过点了就别绷得太紧了。”
夫妻两人相视一笑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度过了晚餐时间。
七月底,大暑。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接踵而至,农人把这一时间的劳动称为“双抢”。顾家同样也不落于后,除了小荣蓉,全家人都在自家土地里忙碌着。
荣蓉自从病好了之后似乎变得不一样了。哥哥和她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也最先发现她的异样。
先是不吵不闹着要冰糖水喝了,要是换成以前生病时,每天喝上一次都算少的。然后还主动要求自己吃饭和洗漱,哥哥前哥哥后的跟着他后面做一些小事情。像赶走来吃粮食的麻雀呀,帮忙拉拉灶台风箱呀之类的。
看着小人儿有些笨拙但是却很努力的洗着比她头还大的南瓜,顾荣华心里想:这还是那个娇气的妹妹么?但这样……似乎也挺好的?以前的妹妹是太闹腾了点。还是安静一点比较可爱,嗯。
殊不知他可爱的妹妹早就在一夜之间换了个成年人的灵魂。
顾荣蓉过了开始的兴奋期后慢慢冷静下来。现在自己才六岁,未来很多事的发生都还早的很,这倒是不急于一时。
九月开学之前,她想做好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好好养养自己的身体。目前荣蓉枯黄的头发和瘦小的身体连她自己看不过眼,更别说别人了。
七十年代的S省,有着一些举国闻名的穷乡僻壤之地,清溪县必定算是其中之一。她在母亲腹中还未足月就出生了,那时家里的光景比之现在还要差。刚刚颁布的政策让整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子沸腾了起来,各家各户都忙于在自家田地里刨食,狂热的劲儿只涨不跌,好像已经能够看见满田野的稻谷在向自己招手。
父亲平日里要教书,家里只有母亲在操持,她就是在母亲在干农活时突然发作生下来的。因着如此,父母总觉得亏欠了她许多,没能给她一个像哥哥一样的好身体。
至于第二件事,那就是不给父母哥哥添麻烦。
以前小不懂事,不仅不能帮上忙还总是娇气添乱:衣服粗糙了皮肤会起红疹,喝药时必定要喝冰糖水,不喜欢土豆红薯,不吃肥肉但要吃肥肉上的皮梗……之类乱七八糟的小毛病多不胜数。虽然也无伤大雅,但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到底是让父母费心不少。
打定主意后,荣蓉越发卖力的搓洗着手里的南瓜。这个天一碗南瓜绿豆汤做主食再好不过了,解暑又清甜,她很爱喝。
哥哥哭笑不得的看着荣蓉,沉默半晌后拿着木瓢踮着脚往高高的灶台添水,准备在父母回来前把饭做好。这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
和妹妹的娇生惯养不同,顾荣华自小就被父亲看管严厉,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必须尽快的成长起来。
炊烟升起,落日残缺。
顾父顾母刚从地里回来,卸下两挑稻子时衣服已经被汗湿透了。小荣蓉立马端着搪瓷杯子,献宝似的捧给他们:“爸爸妈妈喝水~”
哥哥举着小手立马跟着说:“爸爸妈妈饿了吧?我已经把饭煮好了哦!”
看着懂事乖巧的儿女们,顾父顾母高兴极了,频频点头称赞:“今天怎么这么听话呀?那就奖励你们明天吃饺子怎么样啊?”
兄妹俩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父母,围着父母高兴得蹦来蹦去,欢声笑语在小院子里扩散开来。
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各自抽了板凳坐在院子里乘凉。前后房屋中间有个小院子,这里有按压水井,接着后房的大水缸,全家吃喝洗用的水都来自这里;也有一颗枇杷树,只是年份还小,结的果子又小又酸涩;还有一株栀子花,每逢六月前后就开洁白的花朵,十分好闻;另外还有一条青石梯,连着前高后低的两栋房屋,后屋是牲畜的圈窝,再往后是一方自家的菜地……
这是她幼时的家,后来哥哥分配工作到C市后,她们全家都搬离了这里,多年没有回来看看了。
吃着今天荣蓉小姨送来的微沙甘甜的大西瓜,一家人闲聊着家常。
只听顾母说到“今天她小姨送西瓜的时候还问起我那件红色毛衣怎么样,我能怎么说?衣服再好这个天也只能瞪眼瞧着呗。”
"你妹也真是的,送个生日礼物考虑那么长远,竟然送秋天的衣服。"顾父听闻也止不住的笑。
“毛衣可比短袖什么的压箱底,她也是正遇上好价钱了,顺便做个大人情。”顾母把自家小妹那“会过日子”的性格分析得头头是道,也好笑不止。
只有荣蓉吃瓜的动作一顿,想起了一件并不美好的事。
应该就是这个时间,小姨送了母亲一件好看的红色毛衣,虽然是一件没有袖子的背心,但在这个季节也是万不会拿出来穿的。
偏偏她爱俏,知道了后非要把这件衣服当裙子穿,不让穿还不依。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六岁以后的荣蓉得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皮肤病,这病不怕热但怕冷,皮肤一接触到冷空气就起大块的丘疹,像被蚊子咬了似的。
不管是不是因为这个,可不能再作死了,荣蓉在心里给自己敲响了警钟。那病跟了自己几十年,连老中医都说极难根治,可见其中的厉害之处。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swx/show/19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