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在某一天的下午路过一个农家小院,看到过这家人老中青三代拿着书在屋檐下共读的情景,一定不要讶异,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件平常事。
这家人的爷爷上过私塾,文化刚刚达到扫盲水平,这家人的父亲因为家庭贫困仅读到中学毕业,家里世代务农,本是没有一点读书人的基因。然而作为这家人孙女的我从小就爱读书,没有书看时捡起有字的纸也看得津津有味。读书时代是租书看,参加工作后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就基本固定下来每月买一本书,而后单位有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我看的书就多半源于此。常常在周末的时候把书带回家看,往往一带就是好几本。也就在这段时间,才发现家里有两个志同道合者。爷爷和爸爸,他们会在闲暇时,拿起我带回家的书翻看,遇到感兴趣的,也会舍不得放手。我带回家的书,主要是《小说月报》、《当代》、《十月》、《收获》等纯文学杂志,兼杂着《章回小说》、《中华传奇》和一些贴近生活的名家名作。这是成熟之后我的口味,而爷爷和爸爸也不挑剔,拿着什么看什么。偶尔我们也交流一下,爷爷对《小说月报》上杨少衡写的官场小说印象深刻,爸爸则对《章回小说》上的奇人异事津津乐道。此时的他们全身都散发出阅读的愉悦,也让我发现原来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一颗爱书的心,只是由于多种原因,这样的一颗心被压抑了许久直到如今才终于有机会释放开来。虽然这种释放来得未免太晚了些,爷爷是一个已逾七十的老人,而父亲已近知天命之年。也许书本已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书本尚能填补这么多年来他们在精神文化上的缺失,爱书的人生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也由此才有了我们祖孙三代能够在同一个屋檐下埋首读书的景象,有时候抬头看看身边的他们,觉得这又何尝不是一件人间幸事,而我除了对书的爱,似乎更有责任,把爷爷和父亲来不及看的书都看看。
《圣经》是随着爷爷来到这个家里的,爷爷信奉基督教还是在奶奶没有离开的时候。家里人先是发现爷爷会定期外出,而后家里偶尔会出现一些陌生人,不久爷爷开始三餐前祷告,随即《圣经》就出现在了家里。黑色的封面,白色的书名,厚厚的一本仿若字典。初拿到书时的爷爷很兴奋,往往在屋檐下的藤椅里一坐就是一下午,捧着《圣经》慢慢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我,用不了多久,就把全书都看了一遍。并且很快又开始了第二遍的阅读。后来开始用书里的故事教育引导我们,这也是间接地向我们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这一点让我很是佩服,要知道爷爷此时已是接近耄耋之年。以前他看我带回去的书,一些故事情节当时看得津津有味,转眼就忘。印象深刻的也不过记住三五日。没想到,对于《圣经》,爷爷却能记住,包括其中的故事、箴言和拗口的外国人名。《圣经》也没有因为爷爷的烂熟于心而被他冷落,经常地,他会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书都卷边了泛黄了还在看,在奶奶离开的时候,在爸妈下地的时候,在我上班的时候,《圣经》甚至充当了亲人的角色,陪伴在爷爷的身边,还好有它,幸而有它。这个一人一书一椅的场景将永远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思念爷爷时自然就会浮现出来。
在确知自己作为母亲这个事实时确实很意外,最初的手足无措之后,才是喜悦之情在心底蔓延。“能为孩子做什么?”这个问题相信自孩子孕育之初就开始伴随每个母亲,我既不能免俗也不能例外。漫漫孕期,对于不通音律亦无才艺的我来说,首先想到的还是书。书籍陪我走过三十多年的人生路,给我营养使我受益。我希望让正需要营养的孩子认识书爱上书,并且终生受益。重读经典成了我的首要选择,这是为了给孩子树立正确而不流俗的阅读品味,于是世界名著、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便再次被我从图书馆一一借回来,以从来没有过的认真态度进行阅读并写下了读书笔记。我最爱的纯文学系列、小说系列、散文当然也在阅读之列,即使对平日里并不涉猎的诗歌也选择性地进行阅读,也会看孩子爸爸借阅的有关军事和历史方面的书籍,让孩子了解爸爸的品味。尽量全面的阅读与其说是我的胎教,不如说是我想送给孩子的礼物,在她(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前,希望通过阅读给予她(他)足够的力量、健康而自由的心灵来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
对于爱书之人来说,总有一本书或一些书会走进他的生命里与他的生命契合,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爷爷来说,我相信他找到了,那就是《圣经》,这本书是他的精神皈依,从他的晚年陪着他直到了人生的最后,给予他的精神抚慰也许是我们亲人也没有给予的。那么对于我和父亲而言,这本书或这些书又是什么呢?我们也许还在通向它的途中跋涉,倘若有幸,倘若用心,肯定会找到它并与它相知相爱,相依相随。对于我的尚在腹中的孩子,我希望她(他)能爱书,坚持阅读,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书的陪伴,在母爱不能抵达的地方依然有着书籍的存在。由祖辈至腹中的孩子,我们的血缘在不断地传承着,而传承着的又不仅仅是血缘,还有其它美好的传统,我希望这其中包括对书的热爱之情,一个热爱书会读书的家族永远都会看到光、爱和希望,永远不会在行进途中迷路。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5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