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孤独的日子不寂寞

人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又开始了一段长期一年半载的千里之外的漂泊生涯。这样的日子算起来,来到这座城市已有近两年的光景,从开始的拒绝,到初来乍到的陌生和不适应,一直到后来的无所谓。说实在,除了愧对父母家人外,我倒觉得这也是一种生活,一种孤独凄美的生活,一种放松心灵自有自在的生活。日子久了,却寻出了意想不到的乐来,似乎有了“家”的感觉,从此,孤独而不再寂寞。

春节,与妻女在这座城市,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时光。虽然,自小至今过春节从未离开父母,内心充满愧疚,但与妻女团聚的日子是充满了幸福和甜蜜的。

妻女团聚的日子很是短暂,节后又重归孤独。回到了那熟悉的一居室的“家”,门口内带淋浴的卫生间,房间静置的单人床,墙上悬挂的电视,窗台上除了盆虎皮兰外,还有两盆不知名的花卉。简单洁净袖珍式炊具,摆放在弧形餐桌和窗台上,简易的床头柜上,一部固定电话,一台自带笔记本电脑,一摞信手拈来的消遣书,叠摞着似乎等待主人的到来。玻璃墙根还是那只藤木茶几,几上压着厚厚的玻璃面,联着电源插座的绿色电热壶,看上去仍给人清秀之感。单人床对面的白墙边,立着的穿衣镜,挂衣架,一张藤椅,一只马扎。以上便是“家”的全部,不大的房间,倒显得满满当当。

工作有忙有闲。一年有两个来月是忙的,特别是春节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没有白天黑夜之说,忙起来有时吃饭都没有正点。但这样的日子过去后,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闲静的。没事的时候,时间自由安排,没有任何人打扰你,你可在“家”,你可出门,那看你的性情而定。客居异地,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很少有人际交往。外向人的日子好过,内向人的日子难熬,孤独时时相伴,寂寞刻刻相随。我是怎样的性情呢?似乎既外又内,既不外又不内,真的不好说,我的感觉,这样的环境倒适合我,孤独的是身,不孤独的是心,看似寂寞的是“家”,不寂寞的是自己创造的快乐的生活氛围。

在“家”的日子,一天是这样打发的。早晨五点半起床,手机的定时铃声,按时响起。早春的天气,仍是透着寒意,窗外还是一团黑,人们仍沉浸在睡乡之中,寂静中,断续听到树上的鸟鸣和外面的猫叫。这时,习惯的拉开床头灯,披衣起床,立起枕头,背靠着墙,顺手从床头柜上拿起一本书,开始两个小时的精神“快餐”。节后一上班,便从当当网上买了八本书,汪曾祺的《人间世相》、李长之的《陶渊明》、刘炎生的《林语堂评传》、周作人的《鲁迅的故家》、季成的《我和父亲季羡林》、叶嘉莹的《我的老师顾随先生》、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厚夫的《路遥传》。读了六本,即将读完的是《人间世相》,明天开始着手阅读散文大家《林语堂评传》。

早晨阅读,头脑清晰,精力充沛,手捧大师的书籍,阅读脍炙人口文字,犹如久旱逢甘霖,夏日里,口渴遇清泉,爽快淋漓。阅读的过程,便是跟随大师的心灵的脚步,享受大师人生酸甜苦辣,命运起伏跌宕的过程。正如有人说的,人生只有一次,如果潜心默读一百本人生阅历的书,就等于你经历了一百个不同命运的精彩人生。这不无道理,通过读书确实能感悟到这点,这无疑,放大了你生命的长度和宽度。

早读的两个小时很快过去,窗外旭日的辉光已洒满屋子,该是下床做早餐的时间了。阅读时间的实际利用率,也就个把半小时,中间起床活动活动,洗手间是每早必去的事务。铺床叠被倒是很好休息和乐意做的一件快事,结束这项工作,净手,打开电视《朝闻天下》节目,接下来便是边看电视便准备早餐。

喜欢素食的我,做简易饭菜成了我的偏爱。看到弧形桌上摆放的景致利落的炊具,就如艺术品一样,那么可亲可爱。早餐主要是炝锅,西红柿鸡蛋面,薄薄的,汤面,面里点缀些爱吃的青菜,诸如,菠菜,油菜,小白菜之类。感觉从洗菜,切菜,做汤,打鸡蛋,下面的整个过程,就像在阅读一篇美文,举手投足,都是一种享受。

面做成,盛在碗里,红白绿相间的颜色搭配,立感食欲大增,早餐,除了两小碗汤面外,往往是要吃点家乡的泰山煎饼,或是馒头的。我的潜意识里,光吃面条是不觉饱和不撑时的。饭后的洗刷也是一种有益的活动,特别是对快要奔六的人来说,预防老年痴呆最是灵验的。

上午是快乐生活的继续。这两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的日渐变老,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工作压力没有了,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小,独处成了新常态,内心想诉说的东西也不断冒出来,缺少了朋友间的沟通交流,最好的排解方式就是在电脑上敲打些字,流露些今昔生活的心声。除了做饭是预防痴呆的良方,电脑打字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不“恶习”一旦养成,就一发而不可收。

早饭过后,洗刷完毕,沏上一壶红茶,打开电脑,开始了自我交流,陈年旧事,偶遇心得,触景生情的感悟,随着键盘的敲打声,款款落在电脑上,很是惬意。在电脑上玩个把小时,喝杯茶,看点闲书,漫步窗前,欣赏一下盆景,拉开窗户,窗外的楼下,一片竹绿,微风摇曳,爽心悦目,歇息一会儿,再重返电脑。大约时间到了中午十点半左右,到了出去遛弯散步的时候了。

这座城市从陌生到熟悉,逐渐地喜欢上了这块大气的地方。五朝古都,政治文化中心。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现代大都市的气势豪放尽收眼底。不过遛弯散步,还是找些僻静处,我的心仪去处,就是清净温馨的胡同,里面历史名人故居颇多,这也是城市里的一大景。中午一个来小时的漫步之旅,无忧无虑,物随心转,境由心生,看树树绿,看人人美,一路走来,脑清眼亮。下榻附近新开一生活超市,起名“甘其食”,这分明是取之老子《道德经》的文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顺便进去买点最爱吃的蔬菜,土豆,茄子,冬瓜,小白菜,西红柿,油菜,水萝卜,胡萝卜等,也许是属相兔的缘故,总选择一两样买回,作为晚餐的下酒菜。回到下榻,也就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了,算来,一上午还是蛮充实的。

中午饭食很简单,不用动锅,目的是不要耽误午休的时间。午休是多年来养成的积习,无论春秋与冬夏,不睡觉精神萎靡不振,难受的很。“家”里有老婆节后买的足够吃的小点心,永和豆浆粉,多样水果,足矣。电热壶冲泡一大碗豆浆,吃几片点心,吃点水果完事。打开电视,看会儿午间新闻,便关掉电视,倒头进入睡乡。

一个多小时的睡眠,到时自来醒,起床活动活动,洗把脸,下午两点,又开始了重复上午的电脑“运动”和读书生活。一般两天组成一篇文字,下午校对完成,在自己的公众号“品读论道”网上发布,再就是在职场“脉脉”圈里转载,以供圈友鉴赏交流。人生感悟,心得,杂记,回忆在网络上频频得到“宣泄”,交了脉友,回馈点评赞誉,如此如此,不亦乐乎?完成了文字发布,也就到了下午五点。关掉电脑,打开电视,浏览一下电视节目,锁定《国宝档案》、《回忆》、《第三调解室》、《选择》等节目,品茶欣赏,五点半,开始边看电视边准备晚餐。每周不重样的清炒素菜一盘,老婆准备的火腿、香肠、花生、小咸菜等拼盘一碟,小酒一杯,事先熬好诸如东平粥、玉米小米粥等,开始围坐在小餐桌旁,边看电视边吃小酒,尽情享受一人世界。六点多点开始,到新闻联播结束时,已酒足饭饱。

晚饭后散步,只要不是下雨阴天有公事在身,是必出去的。晚上散步,要比上午丰富的多些,而且要比上午转的路远,且不重复。护城河畔的熠熠亮光,陶然亭公园、永定门外广场中老年们健美的舞姿,僻静角落里吹拉弹唱的男女,洋溢着欢歌与笑语,我只是一个自由漫步的观者,深感既养足了眼,净化了心,又锻炼了身,晚上的收获确实不小啊。

一天就这样滋滋润润,波澜不惊的结束了。晚上,洗漱完毕,在“家”看会儿电视,晚十点前就早早进入了梦乡。梦依旧是美美的,甜甜的,幸福的、快乐的.....。

心想,哪里还有寂寞的影子呢?

二0一八年三月十三日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4175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