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的三观任由冲击,孩子们的世界也逐渐变得不再简单。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孩子的教育问题决定着祖国的未来。所以无论教育界还是文化界都着重在研究和考虑孩子的教化问题。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丧失自己的童年,失去自由的国度。
台湾著名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麽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已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我曾经写过一篇随笔《没落的青春黯淡成殇》,我是90后的姑娘,喜欢忧伤的文字,因为它凄婉而幽美。我周围也有这么一片文字控,无趣的日子里,我们都喜欢创作一点自己的东西,然后相互间评论与沟通,引以为趣。我们都喜欢残破的尤物,喜欢把自己隐身到一个无人的小小角落。为何会这样呢,花样年华里的少年不是应该在阳光下奔跑的吗?不应该用暖色画笔在青春的画纸上尽情的涂鸦吗?不应该在温馨的家庭里享受暖暖的爱的吗?
我也时常纠结,为何像我们这样精致的女子也会如此痛苦的活在尘世。因为孤单,因为寂寞,因为不自由,不快乐。我们时常希望得到师长的赞赏,同龄人的青睐。然而,青春期的我们沉默无语,不敢把心里话外扬,常常目光呆滞,郁郁寡欢。父母看着心焦却无法改变这样的状况。而身边的陌生人会害怕我们的冷傲而远远走开。这时想到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珮弦的无奈只是因为国家动荡,站立难安,借取月中荷塘的幽静来释放自己的压抑。而我们无法模仿,因为这北方少有荷塘,而且夜里我们哪能那么放肆和不羁,随心所欲对我们只能是天方夜谭。我们只能全力以赴去完善自己,成为父母眼中的无敌乖乖女。
我们的未来让人担忧,永远走在父母铺就成轨的道路上,没有荆棘,也没有新意,只能固步自封。也难怪外国教育家会嘲笑我们,只会模仿,难以创新。我们的命运也许就是如此,保守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剥蚀,我们难免会比较保守。即使在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依旧根深蒂固的去执行,去附和。而不是去命令,去反抗。
当我们的父母慢慢的苍老下去,我们这一代人还能支撑起这个国家吗,新一代的孩子可以吗?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