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吃货”与吃饭

我始终不能对当下流行的“吃货”一词吃透精神,但是很多人却认为这是一个褒义词,甚至作为标榜自己的口头禅。货,本意能组成货物、货币、货郎、货品、货仓、货位等等中性名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人们常说的:假货、蠢货、贱货、骚货等等开玩笑骂人的话;至于古人常用的“货贿”“货求”“货赂”“货遗”那就属于今天的反腐倡廉范畴用语。怎么“吃”字和“货”字连起来就成了褒义词了呢?如果真有吃货的话,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赖在家里光吃不干活的人,那不也包含贬义吗。如果“吃货”=美食家的话,大厨比赛的评委们怎么没有一个自称“吃货”呢?主持人更不会介绍哪一位是著名“吃货”。

当然“吃”的问题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上的一大难题,历朝历代每当大灾来临都会出现逃难人群离家背井、沿街乞讨、面如菜色、饿殍遍野种种惨状。所以中国人“吃”像天一样大,叫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少爷们一见面最传统的问候语就是“吃了吗?”说句客气话也是“来我家吃饭吧”。

由此想起那一年,我随安徽省体育代表团赴雅典观摩奥运会,顺访一下将要举办足球世界杯的德国柏林。柏林体育场是1937年举办奥运会时的会场,又被确定为下一届足球世界杯的主赛场。为了办好世界杯柏林体育场当时正在维修,通过中德友好协会的联系,我们前往参观这个投资2.5亿欧元正在维修的体育场。工程总负责人哈尔森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参观过程中没有专门的讲解员,只有哈尔森先生自己通过中德友好协会派来的翻译耐心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工程概况和先进的施工工艺。我们一行十来人也是边听讲解边看场内的各种设施,还不时的停下来拍照。接近中午时分参观才结束,在大门前拍照合影之后那位负责人哈尔森先生就和我们说“再见”了。上车后很少出国的我们一行有些不能释怀,有点开玩笑的议论说:“都十二点了,也不留我们吃顿饭,德国人真抠门。”随车的翻译笑着告诉我们:“还留你们吃饭? 他这个工程项目老总自己中午饭也就是一块三明、一瓶纯净水解决问题。哪像我们中国人把吃饭问题看的最重要,在西方人看来吃饭是最不重要的问题。”

是的,中国的吃饭问题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好,当然是个“重要问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也是一个“吃”的文化底蕴比其他民族都深厚的民族。古往今来普通人家来了客人,男主人就赶快去买酒、买菜、买肉,女主人则赶紧忙着锅碗盆瓢。几壶老酒、满桌菜肴、论资排辈、宾主坐定,虚情假意一番,猜拳行令一通,酒上客人脸油光满面,肉进客人肚饱嗝连连,行将罢宴时相约再聚,拔腿告辞时念念有词:“叨扰,叨扰”。主人们则陪着笑脸“没吃好,下次再来吧。”古往今来,无论城乡官民还是土豪商贾,家中每逢婚丧嫁娶,动辄摆上三、五十桌,诺大的院子里或者大型酒店中坐满了吃客,平时没什么来往的人也要发一张帖子,不来还会得罪亲戚朋友。门前车水马龙、院内人声鼎沸、大厅人头攒动、餐桌佳肴层叠,这可能就是先人们说的“酒池肉林”吧。没有婚丧嫁娶的过年过节也是要送礼物、吃饭,彼此拜来拜去、吃来吃去。端午节要吃,中秋节要吃,春节要大吃;还有过生日要吃,盖屋上梁要吃,升职升官要吃,生孩子要吃,孩子上学要吃,孩子当兵还要吃;闲来没事要吃,聊天投机要吃,办公室一碰头就可以吃。只要有个原由就是非吃不可。所以前几年公款吃喝一年就吃了几千亿,吃了还不愿意公开公布。

其实活人吃了也就吃了吧,死人也不能消停。别的民族一束鲜花就足以寄托哀思了,我们中国的鬼仍然要“吃”字当头。死后的饭碗也同样重要,送葬的队伍宝马、奔驰、法拉利,极尽奢华,且有金童玉女,别墅珠宝,美味珍馐一路浩荡而去。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现在商店、饭店、小门脸不知道忙的什么营生,也要摆上一尊连自己都搞不清的神圣,整日价香烟缭绕,贡品齐全,自然少不了吃的。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吃饭问题也在变化花样。电视里讲演,报纸上介绍,大街上叫卖。吃的艺术层出不穷:烤、炖、蒸、卤、炸、烩、熏、涮、熘、炒、拌,还有什么火锅、石锅、炭锅,让你意想不到,应接不暇。吃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鱼的翅、燕的窝、狗的儿子、乌龟蛋,蛇的皮、猫的腿,鼠的孙子、癞蛤蟆,更有人的胎盘,甚至未出生的胎儿都上了餐桌。这还能是人过的日子吗?还能是成常人饮食需求吗?难怪圣人“腹不为目”,并告诫世人要“虚其心实其腹”。正所谓“穿威风,吃受用,赌对冲,嫖全空。”看来当下人们的心目中什么都是假,只有吃在肚里是真的。所以,那个褒贬难以界定的新词“吃货”,即风行而又受欢迎。我就始终没弄明白,一个水灵鲜嫩的小姑娘为什么腆着脸说自己“我是个吃货!”看来吃的问题已经不是解决“温饱”意义上的“饱”了,而是一种畸形需求,这就使得解决“吃”的问题任重道远,因为吃的问题层出不穷,吃的追求节节拔高啊!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4609.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