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背影》里的艺术美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风格独特的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是“五四”时期乃至整个现代文学散文创作中极少用白话文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贴近生活,人情种种,常展现人的存在方式,述说人生的感悟,从而揭示出普遍意义的人类精神与人生意蕴。最喜欢的那句“因为是素人,并且将永远是素人。”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背影”及我心中的朱自清。《背影》这篇回忆散文被选入中学教课本,并且传颂,经久不息,为何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它的地位稳如泰山呢?李广田是朱自清先生的学生及挚友,他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他说:“细瞻‘背影’我们不难发现,《背影》的情感不在于它形式的流露,而在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艺术美不在于有多么动人也不在于使用了多少手法,他运用独特、朴实的话语将对父亲,父亲对儿子的情感在细微处体现出来。及其逼真的表现了”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这背影间叠印了全家生活的艰难,困极景象,这无疑浸润父亲给予了儿子在最为需要的时候所应有的父爱。这是父子间灵魂深处的爱心,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

还记得文章中父亲的那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让人印象格外深刻,联想到自身,出远门父母总难免会多唠叨几句,朱老父亲也不免如此,这绝不是父爱的泛滥,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女私无谐的爱,这种疼爱仿佛他仅是在叮嘱一个孩子,怕走丢的几岁孩子。但此时读到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这时的朱自清已满二十,并且在一年前与武钟谦结为夫妇。在旧时的社会来看,结了婚就是成熟的男子汉了,要支撑着家里一片天了。然而父亲的这种“潜意识”的叮嘱和举动中看出,朱自清在父亲的眼里仍是个孩子,并将永远是个孩子。读到这里,多数人都认为他充分的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细心、体贴,恩情似海的爱。但此时的爱恐怕只有朱自清自己知道这是一种对于沉重封建制下父亲的叛逆和对“平等父爱”的渴望和理想。要不然也不会为一出生的朱自清取名为苏东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华了,可见父亲的那种望子成龙的急盼心情了。

作品的艺术美不乏有形象画面的逼真美及文章量词的点缀之美。

作品以“背影”为题,看似平凡之中显出不平凡,跌宕起伏。开篇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不仅紧扣题目,而其也留下悬念,奠定了全文怀念父亲的感情基调。但让人奇怪的是他没有马上切入父亲的背影,而是插曲了两段文字略述祖母的丧事,父爱的失业,致使“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这看似闲笔却是为显现背影的背景,进行了渲染,为中心情节描写作铺垫,接着父亲为儿送行,反反复复,最终发生了“栅栏”一事,到尽世间的情真和意切。父亲‘先因事忙’,已托人照应;加之儿子有远行的经验,因此,说定不送,然而踌躇再三,决定亲自送行。再三的说明父亲有不送的理由,并且理由充分,而父亲终于要送。可见父亲的情之深,来到站台,父亲儿子铺好座位,又托付茶房好生照应,本已是放心离去,心生波澜,随之攀爬的笨重,轻松的离去。作者很少正面描述父亲的种种表情,而是抓住他动作中显现的一个背影。因此,在两年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泪光中若隐若现,逼真动人。

数量词看似平凡,但在朱自清的笔下却能准确描述事物的特性,为被修饰的成分增添了新的内容,给人以美的感受。父亲将橘子“一股脑”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这里“一股脑”则可视为“借用”的数量词,含有全部的意思。这已是证明父亲对儿子的那种舐犊情深的爱的折射。这种情怀撞击着读者的心灵,激起美感的火花。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41779.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