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电视剧里的感悟

正看至《箭在弦上》35集的时候,一个朋友突然问起了我关于生命感悟。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也曾经思考过很多奇奇怪怪关于生命的东西,比如我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为何就非一定是个男人,我为何就出生于那样的家庭,我为何就会遇上我的父母……想多了自己反倒糊涂了,把自已绕进了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这种无端循环里。

生命的诞生与终结对于每一个生命体来说,都是一种偶然,但真实的存在却好象又成了一种必然。从来到这个世间,你的生命历程就已经写好,父母注定是你的打造者,成长的环境注定在那个无法忘记的地方,注定在某个学校上学然后遇到该遇到的老师。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无法逃避,除了接受已别无它法。而未来虽不可预知,可明天相对于后天却又是一场注定,又是一场宿命。

每个人都会经历出生、成长、死亡这三部曲,出生不一样,成长各不同,而死亡的方式更是千差万别。

父母、老师和我们所处的环境等是我们生长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因子决定着我们能否健康地成长。

父母创造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在塑造着我们的性格,而性格又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决定着我们的死亡方式。无疾而终、病死、天灾、人祸表面是一种偶然,却在冥冥之中带着一种必然。无疾而终者必是乐观豁达者,他悟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定没什么不良嗜好;我们都吃五谷杂粮食人间烟火,所以无疾而终的人还是寥寥可数,多数人还是会被疾病将灵魂从肉体里抽离。疾病虽然有基因遗传,但更多还是生活方式决定,抽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减少我们器官存活的时间,而器官决定着我们存于这世间的长短;天灾我们无法预知,而人祸却能完全避免。车祸多与驾驶者性格急躁、粗心大意、心存侥幸有关,而运气成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凶杀案件里的很多案例都昭显着性格因素决定案件的走向,本可以完全避免的悲剧都只是因为一念之差,因为一句话,因为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因由。

不同的性格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性格也就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

我很少看电视剧,因为电视剧经常会出现大量有悖常理有备逻辑的镜头,即使你努力尽量想让自己去忽略那些细节,可大脑却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就如我正在看的《箭在弦上》,如果非得去关注那些穿帮的镜头和不合逻辑的生拉硬扯,那么一集还没看完就已然索然无味了。活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世界,我们已经越来越觉得无聊,有几人还能听见花开的声音?又有几人还能融入落叶的曼舞?我们越来越麻木的心需要一些感动的瞬间,需要去寻一些与现时迥异的生命体验。而影视里就有我们无法亲自体验的情感方式,有很多我们无法亲自演绎的故事情节,于是只好让自己在愰惚里颠倒一下时空,被不经意地感动,然后更好地去理解未来。

亲情与友情是生活的常态,爱情是文学里永恒的主题。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亲情、友情与爱情的理解相对于战争年代肤浅得多。我们的生活是被利益链条串起,总缺少一些很崇高的东西,我们的情感带有更多的自私。《箭在弦上》35集里,荣石与徐一航在河滩上拥抱时,被徐一航原来举行了一半婚礼而惨遭灭门却幸存下来的前夫赵华看见,他乘着一条独木舟顺河而下的场景就如一个隐喻,流过时间河流的东西是回不了头的。大多数人生命里的这种情感体验是一辈子也不会遇上的。我能体会赵华的痛苦,能体会徐一航的尴尬,能体会荣石的无奈与失落。导演这样的安排确实有些残忍。而在大结局时,两个男人对爱情的主动退让,在战争的氛围里更让人感动。如果要让这个故事在现时重现,我想那是有相当的难度,毕竟时代不同价值观也会不同。生命里的这种情感体验我们也只能在文学作品和影视里找寻。

在该剧的大结局里有一段影像让我印象深刻。自诩为武松再世亦正亦邪的吕良彪在他所杀的徐家人及自己父亲的坟前忏悔时,从土里提起来的一根蚯蚓闪着泪一般的光芒,与吕良彪已带上了佛性的眼神相互交融,让我突然就想起了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当千万只小虫呼拥而至时,我已回到人世的一个角落,我已默默无闻地做着事,没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名字,我也不认识几个人,不知道谁死了谁活着。一年一年地听着虫鸣,使我感到了小虫子的永恒。而我,正在世上苦度着最后的几十个春秋。面朝黄土,没有叫声。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0081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