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生活日记

读《死亡实验》有感

前几天我们基础实验心理学老师推荐我们看一部电影《死亡实验》,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感觉像是一个恐怖片,但是这是一个纯粹的心理学实验,下定决心然后完整认真的看了一遍,其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的话,我感觉这个实验整个流程有很多问题,但是老师说这个实验流传了很久,对于心理学来说是经典,但是也不能说这实验一无是处,其中操作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对于我们这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值得警惕和思考的。

《死亡实验》这个电影是由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而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招聘一部分人扮演狱警,一部分人扮演犯人,然后狱警在一系列规章制度下,与犯人生活两周,实验结束每个人就可以得到一万美元,这本来感觉像是一个很多简单的任务,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实验逐渐失控,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去适应这个角色,导致狱警和囚犯的冲突增加,直至发生暴动闹出人命,整个实验对于被试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很多人患上忧郁,甚至有人为这个实验丧命,整个实验被迫提前停止,。

其实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站在心理学合理实验角度上看,这个实验存在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合理的心理学实验,首先要确定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其次主试应该向被试讲明实验(除非实验本身特殊要求),同时要保证被试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被试在实验前不应该对主试有所隐瞒,一旦有所隐瞒实际上这就成为不可预测会对实验造成影响需要控制的变量,再者被试本身是否具有代表性也是要保证的,其次如果发生意外作为主试应该立即结束实验,所有的实验应该基于不会对被试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如果从这些角度分析这个实验,那么会发现这个实验对于这几个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在选拔被试的时候首先是选拔标准的不严格,本身要求有入狱经历的人不能参加,但是参加实验的被试中仍然有人有入狱经历,其次在选择被试的时候没有代表性,被试基本上都是生活不如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人,深深地为生活所束缚,最合适的是各个阶层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应该有涉及,这样才能够保证实验的代表性,但是主试在实验前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到的。换一种角度,是不是这个教授也是首次进行这个实验,教授本身就没有想到这么多,他没想到有这么多变量,毕竟现在的我们是站在试验后的角度对这个实验进行分析的。

被试的问题是为了挣钱,盲目地向主试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有入狱经历的,有身体严重患病的。其实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被试不应该隐藏自己的真实情况,毕竟主试要对你的情况是否影响实验效果及程度进行评估,当然那一笔钱确实很诱人,但是心理学实验必须要考虑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被试一旦隐藏情况就会增加不可控变量,这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再来分析整个实验流程,正常身份的人去扮演狱警和囚徒,这是一个很正常情况,毕竟小时候和伙伴经常进行角色扮演,但是这次实验却造成暴动和丧命,那么问题是主试在干什么?主试要实时监控情况,一旦发生极端情况要立即停止实验,但是在这个实验中我却没有看到主试在该停止实验的时候尝试停止实验,直至发生暴动和丧命而被迫停止实验,这个实验的主负责人需要承担相当多责任。但是换一种角度想这个问题会觉得有很多冲突,因为每一个科学家都希望自己的试验能够有很大的突破,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被试发生的变化可能让教授始料不及,但是为了能够研究这种异常情况(很有可能是重要的学科发现),因此他只能继续这个实验,只是教授没想到实验失控到如此程度,最终造成暴动和丧命,其实我觉得站在学术顶端的那一批人时常面对这种冲突情况,是要实验数据还是要遵从实验道德,还是走灰色地带呢?

这次试验造成这种情况,其实我觉得被试自己的个人经历起到很大作用,男二号(信奉基督教善良的人)本事是四五十岁的人,但是却与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没有自己的工作,仅仅靠圣经过日子,你想一下这种处于生活底端的人,日常生活中不时遭受别人的讽刺和冷眼,那么他的内心一定是极度压抑的,虽然他表面看起来很和善,但是内心是极度自卑的,他会不断否定自己,这样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他因为自卑而显得过度自谦。试想一下一旦这种人掌握权力他会怎么做,他会变成什么样?说一句不合适的话,有点“小人得志”,权力这种东西会让人上瘾,男二号本来生活处处受排挤,但是在实验中他是狱警,所有犯人都必须听他的,瞬间强大的权力感给他自卑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快感,就像吸毒会上瘾,那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一旦有人反抗自己,自己就会采用暴力手段镇压犯人,最终狱警和囚犯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其次但是的环境也是一种催化剂,试想一下本来是自由自在的人,突然被关进密闭的空间,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极度压抑的,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任何一种情绪都会被放大,所以也可以理解双方矛盾越来越大的原因啦。

极为讽刺的是,在整个电影的开始,每个人满怀憧憬的进入到监狱,在监狱中却发生暴动,甚至以暴制暴,但是当监狱门打开后,我怎么看到男二号突然有一种释怀而迷茫的表情,也许他都不敢相信监狱中的自己,也许这正好说明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在监狱中男二号的另一面被释放,回归社会后自己的本来一面又回归。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野兽,但是由于受到道德和社会的约束而被隐藏,但是在极端情况下,每个人的野兽都有可能被释放(好像挺符合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的)。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37555.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