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走了。吐尽她最后一口血,走了。也收回了那是上最慈祥的目光。血色,染红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眶。血光,刺痛着儿女的心房。撕心裂肺的哀嚎,惊动村民,感动上苍,上天悲悯雨如泪,吊唁村民泪如雨。
母亲走了。带着对亲人的眷恋,带着未了心愿的遗憾,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没有带走一片云彩,没有带走半根草去。留下了买药剩余的钱,留下了省吃俭用结余的自己安葬费,匆匆而别。以至于二子一女最终未能见上一面。
跪拜您遗体旁,我泪水涌千行。默哀您遗像前,往事脑翻腾。母亲用苦难的生涯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勤劳”。七十九年前,母亲生于一贫困农家。幼小就抱养给同村一农户,不久养父母双亡。母亲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您只能用稚嫩的双手自食其力,用孱弱的双肩撑起欲坠的家庭。用无助的双眼望着夕阳西下,用瘦弱的身体瑟索在破旧的被窝里……二十四五岁您与同命相怜“孤儿”(即我的父亲)结为夫妻,共筑爱巢,后育二男四女。不可想象的艰难,从此您和父亲在贫困线上挣扎。为了解决家人的温饱问题。母亲把双肩交给了扁担,把双手交给了锹锄,把汗水撒给了田野。我记事时,母亲总是伴着鸡鸣,踏着露水,裹着黑夜,在田间迎来黎明。每天很晚,踩着蛙鸣,披星戴月,深一脚浅一脚,在田间小路摸索回家。无法统计母亲的一生,在多少烈日下、寒风里,挑过多少水,浇过多少田,锄过多少地……一心只为家人的温饱。
母亲走了。她用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善良”。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母亲做人的原则。您的一生从不缺人少人,从不占人便宜“借人一斗米,还人一斗二”。您个子不高,干活麻利,一般农活难不倒您。帮人干活,尽力所能,力到极限。帮人插秧,快而均匀;帮人割稻,干净利落,帮人锄地干,不丢不漏。人们抢着和您换工。母亲一辈子与人和睦相处,没和人红过脸吵过架。在背后从不说人长短,搬弄是非。所以,母亲的人缘极好,口碑极佳。背后亲友的议论,都是对您正面形象的赞赏。
母亲教育孩子,从不罗嗦。您从未打过一个孩子,从未用脏话叫骂孩子。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但是,母亲的善良不是无原则的,如果孩子实在不像话,您会不理他,让他在孤独中害怕,在害怕中反思。母亲一辈子用善良谱曲,用行动弹唱。您每天周而复始的做饭、洗衣、喂猪、割草。吃的是最低档次的饭菜,把最好的留给父亲和孩子们。为此,您身体虚弱,常常发晕。母亲穿衣简单而整洁,也总是如此要求孩子们。每年寒冬腊月,您熬夜赶制衣服,一针一线,缝缝补补,用心血把温暖缝进衣鞋里。“寒冬腊月油灯暗,密密缝缝不知卷。针针线线编织暖,三更寒冷母腰间。”母亲的善良,连有家禽家畜都有感应,当听到您的声音,都会围拢过来绕您而转。母亲不识一字,故非常重视孩子学习。家务再忙,不耽误孩子一天的学习。家庭再穷,也不让孩子辍学。在您和父亲的咬牙坚持下,六个孩子都读完了初中,一个读完高中,一个读完中师。这在本村是少有的。孩子们长大了,每逢年节,都要敬点孝心。母亲总觉担了很大人情。
母亲,七十五岁的高龄您还有干不完的家务农活,但是,母亲您病了,而且是绝症。您痛苦,痛苦的不是病魔。而是农活和费用。您几次都是在孩子们的 “密谋”安排下才住院治疗的。您没有经济来源,无奈,您的底线是:只愿用您子女们的费用,所有亲朋的费用要变换形式还给别人。所以,在您重病期间,还坚持出给亲朋人情。调养期间,您自己调养自己。还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里被您整理的一尘不染整洁有序,就如您的品质。
母亲走了。您 “坚强”的品质是子女们最好的精神财富。您个子不高,但您从未屈膝求人,所以人们仰视您。;您骨瘦如柴时,腰不弯曲,因为您没有卑躬求人;您体重不过百来斤,但您从未手心向上向人索取。所以您在人们心目中分量很重。在您身上有很多未解的谜。我不知道,小时候您是怎样从黑夜里那冰冷的被窝里等到黎明;我不知道,您坚强的品质和宽广的胸怀是谁给您的教导;我不知道,您吃的很差,您哪来优良的奶水把六个孩子喂养的非常健壮;我不知道,您体重不过百来斤,但为何能挑起一百五十斤的重担;我不知道,您分娩孩子后就立即下地干活,为何不会落下病根子;我不知道,您一辈子几乎没有流过泪水,但得知大儿住院手术时,一夜泪水浸湿了枕头,流尽了您一辈子所有的泪水;我不知道,您一辈子心胸宽广,为人善良,吃的是糙食粗粮,上苍为何让您身患癌症……
母亲走了。走向烈火,在烈火中涅重生。您把房子腾出来,留给孩子们,去了 “安乐园”,浓缩在小盒里,再也出不来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您的音容笑貌,只能在梦境里和您促膝谈心。母亲走了,兄弟姐妹们,请不要嚎啕大哭了,母亲太累了,需要安静休息。母亲走了。但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遇到生活不顺时,想想母亲的苦难、善良、坚强和宽容的胸怀。当我们感到曾经不孝时,当我们感到曾经虚伪时。请在母亲的骨灰前,低头忏悔。那不是认错,而是感谢母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母亲走了。您和天堂的父亲相互照顾。再过几十年,我和我的爱人在天堂和您们相会。再叙母子之情,再负儿女之责,在敬子女之孝。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gwz/show/17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