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天使和魔鬼的化身,一方面催人奋进,一方面令人颓废;一方面展示高尚,一方面刻画卑鄙;一方面讴歌良善,一方面颠倒黑白……
等等,文学还能颠倒黑白?是的,请看下述的几个例子。
《封神演义》丑化商纣王
看过《封神演义》的都知道,商纣王是个大坏蛋。无论是小说、电视剧还是小人书里,纣王都是个人渣。就连小孩子都知道纣王“不系好银”,在中国人心里他是翻不了案了。但是这不符合历史。
毛泽东评价,“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这个功劳,就是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版图的扩大。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证据表明纣王残暴骄奢,是小说把他黑掉了。
当然,《封神演义》作者不是第一个黑纣王的人,周武王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正义性,把对方贬得遍体鳞伤,这明显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个基本套路,古今中外被用了无数遍,远到美国总统选举近到中国邻居骂街。从周武王开始,在官方的引导下,中国文学黑了商纣王三千年,比如千字文里就有“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甚至还有个成语叫“助纣为虐”,也是为纣王量身定制的定向墨汁。纣王有知也当感叹:一直被抹黑,从未被超越。
话说回来,商纣王做的事,放在历史长河里看对中国是有益的,但对他当时的政权却是有害的。比如伐徐夷就损耗了国力,自然造成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和劳役繁重,另外也造成商军主力外线作战,使周军偷袭朝歌得手。
不过历史是很神奇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一种说法,商军主力来不及救商纣王,却又不肯投降周军做奴隶,于是漂洋过海到了美洲,创造了玛雅文明等文化。商军在美洲的后裔,就是印第安人。这个神奇的故事,就叫“失踪的军团”。
《隋唐演义》抹黑隋炀帝
按照这部演义的说法,隋炀帝是“六短”之君:弑父、夺权、欺母、镇兄、图嫂、戏妹。说杨广不但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夺得皇位,还娶了父亲的妃子和自己的嫂子萧美娘,还意图强奸妹妹琼花公主……哎呀!真是千古第一大渣男!
成王败寇,剩者为王,这道理千古不易。在唐朝人的记载下,隋炀帝杨广必须是个坏蛋。这就如同在周朝人记载下,商纣王殷寿必须是个坏蛋一样。其实杨广没有这么难堪,相反对历史还颇有贡献。科举取士,三省六部,运河交通……杨广做了很多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有的是继承,有的是开创,都非常辉煌,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当时中国经济的发达,就是在焉支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
杨广被诟病的另一大罪状就是伐辽东。在文人们的歪曲下,伐辽东成了好大喜功和杀伐无度,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苦难。这是非常无耻的颠倒黑白,暴露了腐朽文人们自私自利、鼠目寸光、好逸恶劳等等卑劣品格。记得有一首古诗叫《无向辽东浪死歌》,就是强烈反对隋军在辽东作战的,据说还对隋末农民起义起到了巨大的号召作用。
从历史角度看,伐辽东十分必要,而且对中华民族性命攸关。当时在辽东地区,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地区政权高句丽,对中原王朝构成强大威胁。历代的北方偏远政权,只要强大了都要觊觎中原大地,高句丽也想来一遍“三军入中原”。这种情况下,隋朝对高句丽的军事反击就是必须的。这绝对不是文人矫情的“浪死”,而是保辽卫国。设想,如果杨广伐辽东是错的,那李世民为啥还要伐辽东?说杨广昏庸,难道李世民也昏庸?事实是,当时无论谁做中原天子,只要具备战略眼光,都必伐辽东。
因为辽东对于中原甚至是整个中国,都太重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有为君主,都很重视辽东方向的防卫。汉朝和匈奴在河西打得热火朝天,也要派军队到辽东来打几仗威慑一下。隋炀帝伐辽东,唐太宗伐辽东,明成祖干脆把辽东整个控制,直到广大西伯利亚。明军在李如松带领下,把企图侵犯朝鲜的日军赶下大海,本质上仍然是保辽卫国,守护中原大地的国防安全。没有李如松,日本鬼子那时候就进驻平津搞卢沟桥事变了。
可见,隋炀帝伐辽东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中华民族是长期利多、短期利空。上述分析,也彰显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如果不是志愿军,美军也可能顺着辽东,重走日军侵华老路。
白居易这人没节操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文学上水平很高,诗歌流传于世的很多。比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的诗,很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其长篇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更是堪称绝唱,在文学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白居易的诗,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比如《卖炭翁》。“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样的诗句,反映了贫富分化的社会现象,寄托了对中下层群众的同情,道德上也是可取的。可是他的诗歌里,道德不可取的也不少,让人忍不住吐槽。
《琵琶行》里写,白居易送别客人时“举酒欲饮无管弦”,于是就“醉不成欢惨将别”,后来“忽闻水上琵琶声”,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从描写中可见,白居易的封建享乐主义也是比较严重的,没有人弹琴唱曲,他就不但喝酒喝得不开心还觉得自己很惨。听到别人弹琴,就死乞白赖地强迫人家出来,这不就是有文化的流氓吗?一般情况下,你邀请人家出面弹奏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既然被拒绝了,就应该尊重对方,不再纠缠。但是你“千呼万唤”实在太无耻了吧?按现在的观念,在道德层面这叫性骚扰,在法律层面这叫寻衅滋事,应该弄去拘留十五天。可见,在白居易的眼里,只有自己的享乐,没有别人的尊严。
《长恨歌》就更不像话了,简直掉光了节操。唐玄宗利用权力,强睡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这么惨烈的丑闻,居然被白居易颠倒黑白成了爱情经典!这种谄媚权势丧尽天良的作法,真是令人不齿。70多岁的公爹和20多岁的儿媳妇,这种感情是爱情还是奸情?是婚姻还是强奸?是高尚还是无耻?是正常还是变态?如此丑态百出的宫廷虐恋,居然被白居易讴歌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真是令人不忍直视。杨玉环的前夫、寿王李瑁,才应该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吧?夺妻之恨,是自己亲爹干的,这仇一辈子都报不了,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施耐庵美化流氓
《水浒》里,有很多英雄人物,但也有不少流氓无赖。把流氓无赖美化成英雄人物,这是文学家的本事,也是他的污点。像鲁智深这样的,一身正气,大公无私,还是比较符合英雄标准的。林冲除了火并王伦稍有争议,其他作为简直完美,是个道德君子。武松重情重义,恩怨分明,基本没有乱杀行为,也还过得去。
乍一看是英雄,细一看是无赖,李逵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李逵的性格特征如下: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蛮横无理,暴力残忍、滥杀无辜……一个典型的流氓无产者。但在施耐庵的笔下,李逵成了金光四射的正面人物,劫法场是讲义气,杀四虎是有勇气,审案子是有智慧,拒招安是有原则……简直是封建主义四有新人。
可是李逵劫法场救宋江的时候,板斧乱砍的是路过围观的吃瓜群众,正义在哪?把老娘扔了去找水,智慧在哪?为逼朱仝上梁山把知府家小孩活劈了,善良在哪?不干活还赌博败家,道德在哪?搁现在,这货绝对是应该被依法严打、从快从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大快人心的典型。能把一个流氓写成英雄,施耐庵的文笔,我服!请收下我的膝盖!或许,李逵的谐音“理亏”,已经暗示了这个人物的形象?
还有啊,吴用这人看上去很正义很博学很智慧,好像有点诸葛亮的范儿。其实啊,这人坏得很。为了逼卢俊义上梁山,就设下毒计,既污蔑人家造反,又把人家往邪路上引。这种不讲道德只讲目的的做法,只会搞得梁山乌烟瘴气内部分裂。可以说,梁山就是不受招安不征方腊,也必定难以持久。低劣的文化种子摆在那,肯定长成歪瓜裂枣。
看《水浒》,当然不能用《荡寇志》那种立场,完全妖魔化梁山人物。但是也不能一概认为他们都是英雄,要辩证地看,要具体地看,要分开地看,才能正确对他们进行评价。
罗贯中道德绑架
“我去!敢黑我罗大师,我和你拼了!”“三国演义迷弟迷妹们,大伙冲啊,扁死这个罗黑”……看到上边的标题,有很多人估计已经怒了,可能正在赶来喷的路上。
大侠饶命!我有下情回禀:《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志》,《三国志》不等于三国历史。
刘备好,曹操坏。这是几乎所有《三国演义》读者的印象,但这不符合历史。至少在唐代以前,曹操的形象都是很正面的,比如李唐王朝就很尊崇曹操。好像是到了宋代,南宋人出于对北方开地图炮的需要,才开始在艺术领域黑曹操。因为曹操代表的是北方政权,南宋人用曹操来影射北方的辽、金政权。
曹操镇压黄金军是不对的,使用洛阳铲也要谴责,但他也有历史贡献。比如击败乌桓啊,统一北方啊,振兴文学啊,保护明星啊等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些美妙的诗句,真不是文学中二青年能写出来的。而且他还有俩才气过人的儿子,曹丕和曹植。尤其曹植,简直是文曲星下凡,《洛神赋》写得超凡脱俗。难怪有个楞货不客气地跪舔曹植:“曹子建才高八斗,我一斗,天下人共一斗”。
罗贯中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自然而然认为在汉朝当然是姓刘的有理、姓曹的理亏。这是他的时代局限和文化本性使然,不这样写他就不舒服,他自己都不会喜欢自己。但在今天看来,曹操气魄雄伟,纵横捭阖,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当然,这人说了一句给自己招黑一万年的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薄情寡义,也怪不得别人喷他。
想说的是,历史上的曹操即使算不上好人,却也不像《三国演义》里写得那样坏。刘备则是反过来,即使不算坏人,却也未必如《三国演义》写得那样好。别的不说,带着百姓行军,怎么看怎么虚伪阴险,而不是爱民如子的仁义行为。真仁义的话,给群众发点钱粮,叫他们远离战场玩命跑路啊,怎能让百姓混在军队里,随时陷入阵地杀伐?
在《三国演义》里,赵云简直是超级战神,不但高富帅,还武艺高强道德完美,属于不留死角圈花痴粉的那种家伙。可是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只是一个警卫部队司令一类的人物,难以独当一个战略方向,也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就靠了罗先生的一支如簧巧笔,赵云成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超级男生。不得不说,我对这种改编历史的本事,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金庸横竖都有理
目测一大波金粉正蜂拥赶来。我得先说一句:“队长,别开枪,我也是金粉!”没错,我是个金庸武侠迷,还迷得不轻。所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我都看过,有的还看过几遍。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金庸的博大精深,今天不说,来说一下他的另一面:不讲是非。金庸的文笔超级厉害,包括混淆是非也是。他能不露声色、不着痕迹地引导读者的情绪,顺着他的逻辑讲歪理。
在《碧血剑》中,飞天魔女孙仲君凶残无理,砍断了好意送回其佩剑的金龙帮弟子一只胳膊。相信看到这里,读者在心中一定非常痛恨孙仲君,暗骂这么凶残的渣简直都不算女人。可是到了后来,神剑仙猿穆人清清理门户时,只是把徒孙孙仲君的一个小指头斩断了,并勒令她不得再用剑,同时还有一段义正词严的说辞。看到这里,读者们大概都出了一口气:“哼!恶婆娘,活该!”好像正义得到了实现,好像因果得到了报应,好像天理昭彰循环不爽。可是真是这样吗?她砍了人家一条胳膊,却只被罚了一个手指,这公平吗?按现在的观念,这伤残等级都不一样啊!怎么能说是实现了公平正义?
还有《天龙八部》中,萧远山杀了乔峰的不少亲人朋友,比如玄苦、桥三槐、徐长老等。当时乔峰是咬牙切齿,要把这个“大恶人”找出来杀了,给亲友们报仇。可是当乔峰在少林寺中得知,这个“大恶人”就是自己的亲爹时,他立刻变卦了,决定和萧远山并肩迎敌,不计较亲友们的死了。平心而论,按中国传统儒家观点,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乔峰放弃报仇是可以理解的。但乔峰却公然说出“这些人既是爹爹所杀,便和孩儿所杀没有分别,孩儿一直担负着这名声,却也不枉了”,听起来很有担当,却少了正义的心。这里暗藏的逻辑是,如果是亲爹干的坏事,那就不叫坏事。这是典型的有私无公,为亲情弃公理。在下以为,乔峰站在父亲一边保护他是理所当然,但不应该做这种缺乏道德的表态,不符合他一贯侠义武勇的人格形象。
《倚天屠龙记》里,范遥为了卧底,违心杀了两名明教的香主。张无忌只是脸色上不快了一下,范遥就斩断自己两个手指,并扬言将来自杀谢罪,张无忌就无话可说了。读者此时获得的道德结论是,范遥为了明教反元大业忍辱负重,真是太受委屈了。可是,清醒一下想一想,这不是歪理吗?为了你取得信任,就枉杀自己本教同志,这和叛教有区别吗?你的事业就重要,别人的命就不重要?范右使,你真使得一手好“乾坤大挪移”——把天挪成地,把白挪成黑。
金庸优点多,我就不多说。你要来喷我,我就呵呵呵。
琼瑶逻辑自私多
小时候赶上琼瑶热,也看了几本。什么《我是一片云》《燃烧吧火鸟》,初看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多了就都一样没意思。当时还不懂琼瑶,就是觉得这个人很有才还有情。现在知道,她还擅长讲歪理。
比如这句,能把人笑喷了:“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胳膊,而她却失去了整个爱情!”话说得好像失去胳膊没什么,失去爱情才要命。这不就是瞪眼胡说吗?失去爱情确实很痛苦,但是和身体伤残不能类比好吗?情感世界的事太复杂了,怎么能和身体伤害简单对比呢?比如,一个人失去了爱情,伤心得要死,可是如果他后来又遇到更好的爱情了呢?那他可能还会感谢从前的失去。可失去胳膊就不一样了,除非传说中的断肢再植,否则这人一辈子就残废了,时时刻刻。
还有一段情节,也出自琼瑶:女生去医院给猫治病,医生说只给人治不给猫治,结果女生的男朋友耍流氓无赖,威胁要进行医闹活动和寻衅滋事,吓得医生赶紧答应给猫治病。事后,这个无赖男生受到了女生的热情赞美,觉得他有爱心有人性好英雄好勇敢好赞哦……
让我吐一会先!这种蛮不讲理的逻辑,都能道貌岸然地包装成高大上,世上还有天理吗?眼中就只有你的猫,没有别的病人,不管医生专业,不顾法律道德,说穿了就是自私到丑。
好在我没有迷过琼瑶,要不然现在得悔成啥样。
文以载道,才是好的文学作品。如果文学带有错误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很多人,这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很多中国人相信小说超过相信历史,所以受文学作品的影响更大。在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中国人沉淀固化了很多错误的史实和观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现实社会。希望大家,别信广告信疗效,别信小说信科教。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20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