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山湖上,总是能看见鱼鹰盘旋在湖面。时而俯冲湖面捕捉鱼儿,时而栖息在船头上晒太阳。这是微山湖上特有的一道风景。
我们这地方的风俗都是驯养鱼鹰来捕鱼,鱼鹰对于我们渔家来说,就好像内陆居民家里养的大黄狗。鱼鹰离不开渔民,渔民也需要鱼鹰。
渔人以船为家,生老病死都在船上。每当夕阳西下,平静的湖面上金光闪闪。我们的老渔民总是扯起苍凉的喉咙唱起渔歌:
夕阳西下血染天,
蓼花苇叶鬓毛斑。
湖中打鱼好过日,
忧乐不上心头间。
这总能让我想起《水浒传》中阮小七的歌谣:
爷爷生在天地间,
不怕朝廷不怕官。
梁山泊里过一世,
好吃好喝赛神仙。
我疑心当年施耐庵是经过微山湖时才构思出阮小七的渔歌,只有像微山湖这样宽阔的水面,才摆的开战船,才作得了战场。也只有微山湖这样的水面,才能产生阮小七这样豪爽的汉子。
有人说山东人的性格太循规蹈矩,所以山东地区只出过贤相良将,没有出过皇帝。这话也不尽然。唐朝就出过黄巢,也曾一度称帝。黄巢的故乡就是现在的山东菏泽。还有徽宗年间的宋江起义,怎么说山东人没有叛逆的一面?
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主要的取材之地就是山东,山东人的粗犷豪放也一定刺激了施耐庵的创作。
春秋时期,齐桓公“尊王攘夷”,北伐山戎,扶助弱燕,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战国之世,能与强秦相抗衡的也只有齐国。《史记》记载: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这个王就是“滥竽充数”故事里的人物,据说王喜欢乐手一个一个地吹奏,所以害得东郭先生只得逃走。
汉朝初年,又有著名的“田横五百士”,义不事汉,全部壮烈牺牲。
这些人不畏强权,敢于反抗,虽然事过境迁,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高贵品质也释放出永恒的光彩!
但是阮小七最后还是接受了招安,跟着宋江去打方腊了。就像鱼鹰,虽然能够自己捕鱼,但是捕完了鱼儿还是要去渔民那里去换取小鱼小虾,还是一样地栖息在渔民的船头,寻求渔民的庇护,依傍渔民而生存。它们本是自由的水鸟,但是习惯使然,它们逐渐忘记了自己的真性,这是鱼鹰的悲哀。
正像豪气干云的梁山好汉,也一样受制于宋江,最后集体走向灭亡。
我这样想着,又看见鱼鹰被渔民勒着脖子从嘴里取出大鱼,来换取那可怜的小鱼小虾。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18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