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乡村之秀美,在于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故事之奇妙,在于它有着不一样的传奇故事而精彩,挖掘古老陈叙,我就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一口有着不一样传奇故事的千年老井。
古井位于余干县下塘村,据老人们说,是宋朝末年所制,井口是用一整块巨大红石打磨刨挖而成,井沿,厚圆光滑,井口留有千年拉绳索打水的凹陷,井深二十多米,井台周边是用两块青石板块相拢铺成,红板石做成水沟,排水方便,布局合理,充分彰显了古人的超强智慧。虽然古井历经了千年的苍桑,还模糊保留着古朴的原样。我管这口老井叫“母亲井”不过我是喝着这口古井的清泉长大的。
此井是我回娘家的必经之路,每当路过井边,总会忍不住探头张望一下井内潋滟的倒影,打开嗓门喊一声清脆的回应,以此锁住我童年在井边玩耍的天真。回望童年的快乐,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回家,一杯“母亲水”下肚,它就像冲动水车轴承一样,触动了我大脑储藏的一碟碟磁盘,回放着童年古井里的传奇故事。
七十年代,由于经济萧条,当时的孩童们没什么好玩的地方,而千年古井则成了我们首选的好去处,特别是井内甘甜的清泉成为当时孩子们可口的"饮料",除此之外,井边也是孩子们首选的玩耍之地,“比如”围着井边打水仗,泼水等。这样,无形之中,孩子们就缺乏安全意识,造成小孩掉下井内的事故。所幸,掉下去的小孩子有无数人,奇特的是全都有惊无险。
我听村里一名落水者年龄最大的有十多岁,名叫“光里”的讲叙,已经伶牙俐齿,说得非常清楚。在一个农忙的夏天大人不在家,口渴了,自己就单独拿起小竹桶去打水,一不小心,一个倒栽葱掉下去的,当时掉下去的感觉就是云里雾里,仿佛坐落在一只肥猪背上,沉不下去,但由于井内四面漆黑一片,看不清,吓得他哇哇大哭,连声呼救……声音传出井外。
此时,刚好我村的"明大叔"提桶打水,闻声大惊失色,低头望井内一看,一个穿蓝色衣杉的小孩掉在井里,他赶紧喊来村民放下蒌子,这才把小孩救了上来。由此,井内有神猪护体的传说从此蔓延,因此此井被村民供为神井。
并选出本家叔叔接任管理此井,传承祖先立下的规矩。那就是每年过年的下半夜要打爆竹封井,用簸箕盖起来,目的就是关住当年的财水。等第二天早上打了一爆竹后开井,叔叔先打上第一桶水后,大家才争先恐后打水,都希望因此接到财神爷的水,继承一年比一年兴旺的财水。
当然,此井还有一个传奇,听大人们说,49年是全国的干旱年,周边的池塘与户家挖的小井都干得成斑块,唯独这口古井咕咚咕咚冒着“救民水”,救活了附近几百户人家,因此大家又传说是神仙晚上洒的甘露,我们村也因此称它为“神仙水”。
为了能让更多人喝到清澈干净的泉水,村长动员大家趁干旱掏一下井底,扩大井的存水量,关键的是大家也好奇,都想探索一下井内的究竟,又有点惧怕。经过商量后,决定派几个强汉准备下井,由于井口小,井内空大,估计井口是井内圆的十分之一大,无法用脚踏顺利下井,虽然老祖宗挖了凹点,手还是无法攀爬,只能用绳索坐萎子下去,带上工具,一桶泥巴一桶水的拉上岸。
我又听老人们讲起当时掏井消息引来了很多村民围观,讲到井圆底盘的两侧存有对视的两个岩洞,岩洞有一人多高,不知伸向何处,只听见传来了潺潺地流水声,伴着一股股凉飕飕的风,一阵阵扑面而来,掏井工人冷得直打哆嗦,还有一层层雾凇笼罩。岩壁上端长满了毵毵和一些绿丛丛的山蕨,带上灯光照射,里面四壁呈现全是倒影,几个掏井工人冷得无处藏身,上岸说井太深,里面太黑,带有恐惧,没有掏几桶泥巴就上了岸。村长轮流派几个人一组下井,结果还是被迷雾笼罩,无法辩别,慌乱中不掏而归。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16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