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典文章

知己知彼

子仙曰: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这句话相信有不少人听到过,尤其是喜欢谋略的。

作为《学而篇》最后一句话,孔子也说出了非常类似的话,呼应了第一句话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且进行了深一层的解说。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忧也。

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

从今天来看,不少人是恰恰相反的,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

具体是为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有几点还是相通的,比如客户不了解我,我工作上的业务怎么办?上级不了解我,不提拔我怎么办、怀才不遇怎么办?社会不了解我,我没有名气怎么办?

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要成为什么样子,是自己决定的,自己有多少的才华、学识、德行、能力,这是属于你个人的事,不见得需要告诉别人你有多么的牛。

以前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却变成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如果对《易经》有了解的话,就会知道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性,且是相伴共生的,正如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中庸》里说:“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并不是说这一辈子都是这样的,当他慢慢的显露出来以后,拿到今天来说,就像是一个超级超级IP,能够深深地影响很多人,并且持续很多年。即使是这个人离开了人世,他的精神也会被传承下去。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而小人呢,如果说总是一副很着急的样子,或许有些绝对了,开始做事的时候呼呼啦啦的火一阵子,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比如说前段时间比较火的微商,更之前比较火的店铺刷单。

或许可以用“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句话来形容“君子”。

正如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提到: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

而大多数人,对钱穆先生说的这段话,基本上是没听到过的。

那君子为什么怕不了解别人呢?不仅仅是为了知人、识人、交人、用人,更是为了“学”。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且不了解别人的话,你该怎样用人,该用哪个人?如果你不了解别人的话,你怎样交朋友?怎样成家?如果一个老师,不了解学生,那要怎么去“因材施教”?

想象一个情况,如果说接下来让你去了解一个人,你会去做吗?前提当然是你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不少人会在心里打个问号,甚者会直接摇头、“咔嚓”掉。

我们常常对别人不了解自己很在意,而对自己了解别人,却不在意。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根本不了解这个人或者是这件事,就给妄加论断了,将对方打入“小黑屋”,并贴上一个红色的叉号,旁边注释着两个字:不好。

比如说现在很常见的一个词语:吐槽。某某人成功了、失败了,各种吐槽就来了;新品上市了,吐槽又来了;某某人、某某事上头条了,又是一大堆吐槽。

我经常看“评论”,正面的、负面的、灌水的、搞笑的、显摆的、吸引眼球的等等,基本上也都包含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是对“患不知人”的阐释,不能一棒子把对方给打死。对方如果有优点,你可以“取长补短”;对方如果有缺点,你要以此引以为戒。

假如上面说的让你去了解的这个人,你知道是个浑身褴褛的老头,你会去了解他吗?如果再告诉你,这个老头实际上是扮猪吃老虎,能量很大,你会去了解他吗?

我们现在不少人是不会“换位思考”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会把对方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的,相对于别人的“利害”,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害”,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拿唐太宗对魏征评价的三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来作为对“学而篇”的总结的话,或许也是适合的。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为本人现阶段理解,日后或将推翻此番言论。

求大编们指点指点,本人完全接受任何批评和指导!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61013.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