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经典文章

年前年后:“铁大娘”过年

“ “哪有到闺女家过年的,那多让人笑话! ”

在我们这一带曾经流行一句歇后语:大年夜里拾柴火——日子逼的。不用解释,瓜友们肯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字:穷!穷到连大年夜里都没有柴火烧,更不要说有什么丰盛的过年美食。所以,农村里过年的时候,会有大年夜“供品”被盗的事情发生。当然,这种情况是发生在万恶的“旧社会”。“旧社会”是三楼孔老太太对穷苦年代的称谓,具体时间不可考知,因为她老人家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概念的计量。

孔老太太属相为马,应是77岁,夫家姓孔,本姓侯,没上过学不识字,丧夫三十余年。孔老太太是一位好言好语、为人豪气大嗓门的直肠子,做事干练、走起路来杠杠地“地动山摇”。

孔老太太身体好,“强壮有力。曾经闹过一个笑话,一位过门不久的邻居小媳妇以为孔老太太姓“铁”,礼貌地喊她为“铁大娘”,惹得楼头打牌的众老头老太哈哈大笑。殊不知“铁老太太”是同龄人对她的戏称,小媳妇好不尴尬。不过,“铁大娘”这一称谓倒流行了起来。我遇见她赶集上店、溜弯回来的路上,常开玩笑地给她打招呼称喊为“铁大娘”。她老人家倒挺受用这一称谓,因为这是对她身体健康、做事干练的认可。“铁大娘”年轻时也是个能干的女人。

“铁大娘”育有两儿一女,现在住的房子是远在北京开物流公司的二儿子购买的,为的是给孙子在县城里上学。自从孙子上小学四年级、儿子离婚再娶,她就一直陪伴孙子,直到孙子上了大学。这七八年来,一直是祖孙两人相伴。这么多年来,她那儿子我也只见过一面。

腊月28,我从集市上买些年货回来的路上,正遇上“铁大娘”。“铁大娘”手里仅提了有一斤多肉。问她这点肉过年够干什么的。她说,不象“旧社会”的时候了,过年要提前备下很多,现在物质丰富,买卖方便,反正年后初二就有卖东西的,也没必要买太多。我说那你这点肉也不够全家人用的呀。她说还不知道儿子、孙子回来不,明天他们要是回来的话再买也晚不了。原来,她的二儿子和孙子不一定能回家过年。她二儿子在北京又找了一位东北的媳妇,结婚已有四五年了。孙子放寒假后就直接去了北京。

腊月29下午,我正收拾厨房卫生,听到敲门声,“铁大娘”站在门口,非常客气地问我是否能帮她调一下电视,因为电视“没人影”了。下到三楼,来到“铁大娘”家,调试了一下。电视只能看我们县里的三个频道:新闻频道、电视剧频道和农业频道。自从前年县里统一关闭闭路电视,改换成数字后,她家里也就只能收看这三个频道了。老太太说换数字电视一年要交360块钱没必要,因为她不怎么看电视,也看不懂,有个电视的声音就行,一个人也就图个不冷清。我问她儿子怎么还没回来,她说儿子和孙子都在北京过年,就不回来了。问她干嘛不回家和大儿子一块过年,她说大儿子和儿媳都去烟台孙子家过年了。我说那去闺女家过年也行诶,老太太说:“哪有到闺女家过年的,自己有儿子,那多让人笑话。她们(闺女和女婿)初二就来拜年。”调电视的过程中,老太太已给我冲好了茶,非让我喝上几碗再走。老太太更是健谈的人。我说那你一个人过年也够冷清的,老太太说冷清也没法呀,孩子们也都不易,“旧社会”的时候没吃没喝倒是热闹,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倒不热闹了。老太太还说看着她身体挺好,其实也是经常腰疼腿疼的。

大年30早上,我和儿子在楼宇门贴对联和福字的时候,“铁大娘”提了三大袋子垃圾下楼。问她一个人怎么这么多垃圾,老太太说她闲着没事把初二伺候女婿的菜都备好了。我开玩笑说是不是要做个“四八席”。老太太说女婿都是老客(kei)了,做上十个菜就行,他不喝酒,三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晚上十点左右,我们一家三口从二哥家吃完年夜饭回来,我在楼下放鞭炮向三楼看了看,老太太家已经熄灯,想必是早早的睡下了。老太太说过她睡觉早,睡不着也是早早地躺下歇歇。

今天(年初二)下午三点多,我从外面回来,“铁大娘”在楼下正和二单元的一位老太太边闲谈边用脚拨拉地上鞭炮皮,听老太太说现在的鞭炮真好,竟然没有断捻的。我问老太太怎么这么清闲,莫不是客走了。“铁大娘”长出口气说,早走了!吃了喝了就走呗,在这里又没什么事,这里又不是家!那口气,这话里话外好象透出丝丝地不满。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23279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