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早晨,我是被她的笑容吸引过去的。 ”
那个早晨,我是被她的笑容吸引过去的,那也是我第一次吃到山东杂粮饼。
初中时期,女儿早上6点半上学,在老宅未拆迁、我父母还没住过来之前,我基本上会在五点五十出门,给女儿买早点:或买红糖馒头、包子配豆浆;或是油条加葱饼;又或是搭配各种蔬菜的糯米团子。
那天去得有点早,卖糯米团的没来,我就坐在车里等,然后就看见了对面的她和她的摊子。
这是个圆脸女人,约莫二十五六岁,白皙的皮肤加上鼻梁间的黑边圆框眼镜,更让她的脸显得圆润无比。她身边有辆小巧的铁皮车摊,全封闭的下半部,写着“山东杂粮饼”五字,摊子竖起的架子横杆中,挂着微信二维码的纸片,在晨光清风中旋转不定。
天早,街上人少,她的摊子前空无一人。她戴着耳机、嘴中一动一动像是在唱歌,笑着整理手中的生菜。她长得很普通,身形也圆溜溜的很富态,但漾起的笑容很阳光,看去就有种很幸福的感觉。不一会,有个学生过去买饼,她手脚利落地做好了,那动作流畅得不像是胖子能做到的。于是我下车,走近她的摊子,要了三份杂粮饼。
一勺煎饼糊倒在发热的鏊子上,她拿出像竹蜻蜓一样的木制工具“篪子”,只轻轻一转,面糊已在形如龟背的鏊子上摊得薄薄的、圆圆的,顷刻间凝固的煎饼糊由白变黄,四周卷曲,就如蒲松龄《煎饼赋》中描述的那般: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然后她敲了个鸡蛋,用“篪子”又转了一圈,再放入脆排、涂上甜面酱,加入生菜、豆腐、海带、土豆丝、油条等等,轻轻一卷,折成两节,就装袋了。杂粮饼的味道外脆里软,香气扑鼻,相当美味。
买了几次后,渐渐熟悉了,我们就会聊上几句,这才知她是从外地嫁过来的。丈夫家里条件一般,卖煎饼是她和丈夫的副业,基本上卖到七点多,就要收摊上班了。周末时,她丈夫是休息的,会卖到八点。她还给我普及了一番山东杂粮饼的由来,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最早是在铜锣上煎制的,俗话说:杂粮煎饼卷辣椒,既解馋来又上膘,还治感冒和发烧。我于是以为她是山东人,不想她说是江苏的,关于杂粮饼的知识,都是学做之后了解的。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发奋,她说条件不容许她偷懒,刚买了房子,要还房贷,家里有了个儿子,肚里又怀了第二胎。这让我吃惊,我赞她状态神勇!她说自己喜欢孩子,又怕一个孩子长大后没个帮手,只有再生一个,自己趁年轻时多赚点钱。她说杂粮饼生意还可以,早上短短两个小时,就像多打了一份工,而且她喜欢听音乐,有顾客时卖煎饼,没人时就听音乐,赚钱娱乐两不误。说到这里,她的眼睛突然一飘,向我身后挥了挥手。我转身看去,人行道的那一头,一个有些黑瘦的青年男子,手提一袋生菜和里脊肉,正微笑地看着她。原来是她的丈夫前来接班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去买杂粮饼,大都是她丈夫在卖。我问起她,说是妊辰反应比前一个厉害,就让她多休息了。去年下半年后,山东杂粮饼的车子就看不见,估计是生了二孩后,没空出来练摊了吧。我每次经过那地段,都会扫视一眼,想吃那脆香的杂粮饼,也想和那有着幸福笑容的女人聊聊她的孩子们!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2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