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标志着某个阶段结束,以及某个阶段的开始 ”
故事里的人走到了结局,而故事外的人依然在生活着,依然不可避免地要被生活的洪流所裹挟着前进。
我想,真实故事是永远没有所谓“大结局”的那一天的。有的只是写作它的人,在心里为某一个阶段,或者是某一个片段所划分出来的,类似于结局的结局。它可能标志着某个阶段的结束,以及某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童年」系列我写了太久,时间跨度从去年的十月份到今年的四月份,整整半年的时间。我不是没想过尽早把它完成,只是中间磕磕绊绊,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一开始我觉得童年是非常容易把控的题材,直到动笔写了几篇以后,才发现自己在题材的掌握,以及素材的选择方面力有不逮。
一般的故事写作不存在人称视角的选择问题,而童年因为明显带有对过往的追忆,而必须要对讲述者的人称视角做出一个选择。
一开始的时候,我拿了林海音先生的《城南旧事》作为参考。可是后来发现,作者对于整部书的真实性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遂只能拿来当做一个参考的样本。
故事要求的是类似于小说里明显的情节、人物内心的揪斗,或者是反映一个人物人生或者时代的跌宕与起伏,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好看”。
而细数自己的童年,甚至包括自己过往的所有经历,都不足以够得上以上几个方面。
于是我便在记忆里搜肠刮肚一番,把自己觉得最美好,最值得怀念,可能也是最平常不过的一些事情,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平淡的故事写下来,对于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说大有裨益,但是很容易写着写着,便使自己陶醉于过往的生活当中。而观众是很难进入到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经历当中的,难免显得有些“自嗨”。
在这些文章里面,一些文章的体例是偏向散文的(有浓烈的情感作为动力),还有一些是偏向故事的(有连贯具体的情节)。偏向故事一类的文章,标题前半部分大都是用同一个统一的大标题,比如“XX”之“XX”。标题的前半部分含有相同内容的,即是属于同一个故事当中,几个有关联性的故事。
当然这部作品里面,大部分故事的结构、框架以及文风,都整体偏向于散文。中间也有过关于一些新的体例的尝试,包括书信体,以及以他人的口吻来讲述故事的文章。
写作的过程中,有遇到瓶颈一整个晚上也写不出的时候,也有忽然写出故事,整个人开心得像个孩子的时候。整个故事的写作,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直到最后的几个章节几乎是一气呵成。这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和成长。
这半年里,自己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关于写作,关于生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不停地努力生活着。
虽然自己这段时间的写作一直断断续续,但是我的心里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写得更好,如何让读者们看到更好的作品。我的内心深处永远都葆有一颗写作者的初心,也期望有一天能耕耘出自己的一片小小天地。
最后,谢谢你读到这里。是你们的陪伴让我有勇气写完这个故事,也更加有勇气直面生活的挫折与困境。
未来,让我们在故事中相遇。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jdwz/show/21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