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突发事件”的小插曲过后,高个子女孩心里对沈予蓝更加不爽。
反而是耍了点小聪明就顺利摆脱硬糖“折磨”的沈予蓝的心境开始轻飘放松起来,变得有点得意忘形。
当她看到高个子女孩以及菲菲都先后从透明的真空包装袋里拿出一片完整的金黄色薯片放进嘴里后,她也跃跃欲试。
“不准拿那一块。”高个子女孩对着沈予蓝的后背大声呵斥一声,被吓到的沈予蓝肩膀抖了一下,立马放开了手中的薯片。
“算了,给她啦,她都已经拿了。”菲菲似乎总是可怜沈予蓝这个童年伙伴。
“不行,袋子里还有那么多碎的她不拿,她偏偏就要拿那块大的……”高个子女孩瞪大眼睛,抬起下巴,顶着红扑扑的脸颊冲着菲菲怒吼,一副“这包薯片是我的,我乐意怎样就怎样”的肆意姿态。
沈予蓝没有动高个子女孩的薯片,她强装镇定,伸手拿了菲菲家一条极细的焦黄的鱿鱼丝放进嘴里,脸上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当陪衬,陪菲菲和高个子女孩玩小女生的游戏。
沈予蓝放下薯片的那刻起,她的内心又朝成熟和复杂前进了一步。她清楚的知道:即使有菲菲这个朋友帮她,她也不会“放肆”而行了。
回到家,关上玄关的门。沈予蓝习惯性看向墙壁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指向六点钟方向了,上午还满地阳光的阳台已经变得不再刺眼。
沈予蓝妈妈的房间里传来缝纫机正常运作的声音,那台黑底彩纹的脚踏板缝纫机是妈妈的嫁妆,它被沈予蓝的妈妈从家乡平房带到了这座城市。
“回来了,今天又和菲菲到公园里玩吗?”房间里传来妈妈询问的声音。
“还有XX(高个子女孩)。”沈予蓝并没有表现得很兴奋。
“噢,XX啊,我前几天才见到她,她好像又长高了……”沈予蓝身边的小伙伴她妈妈几乎都认识。
妈妈敞开房门的房间里继续传来缝纫机有节奏的缝纫声,沈予蓝不再说什么。她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走到床边,一屁股坐在床上,随后身子往后一趟。
沈予蓝的妈妈永远不会知道,那个暑假,在一个朝西的阳台里,发生在三个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其中,有一个主角,是她的女儿。
从那以后,沈予蓝还犯过两次类似的错误。
从那以后,沈予蓝很难接纳别人给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许这不是一两件事情就可以简单说明的,而是日积月累过后,已经深深印刻在沈予蓝的社交行为中,几乎不会改变。
从小,沈予蓝虽然思想懵懂,但心思却是轻微细腻的。
那时,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沈予蓝会和菲菲分开,与另外两个小女孩睡在一起。其中,睡在她左边的女孩一上床立马就睡了,另外一边的是一个下巴长了一颗黑痣的女孩。
午睡期间,黑痣女孩会将自己从家里偷偷带来的绿箭口香糖撕开一半给沈予蓝,沈予蓝也会在黑痣女孩的“教导”下将吃得丧失甜味的废弃口香糖吐到睡觉床板的缝隙间,五分钟后又会参与到黑痣女孩神经质的“复嚼”行动中,悄悄将自己吐在缝隙间沾着灰尘的口香糖再次拾起来放进嘴里。沈予蓝还在黑痣女孩的影响下吃过纸巾、木板屑……
和沈予蓝一样,黑痣女孩经常因为中午不睡觉被老师投诉到家长那里。
一天午睡期间,黑痣女孩对沈予蓝说:“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做护士,你做病人。”听完后,沈予蓝懵懵懂懂,不知什么玩法。这时,黑痣女孩就将身体靠近她一些,然后适当抬起她的脑袋,伸手从她那枕头底下掰出一小块暗黄色的海绵。
黑痣女孩睡觉的枕头套的拉链大概坏了,露出一堆像蜂巢蛋糕般有无数洞孔的海绵,不齐不整,像是被胡乱塞进去的。沈予蓝没想到黑痣女孩的枕头芯居然是海绵做的。
更让沈予蓝意想不到的是:取出部分海绵后,黑痣女孩的嘴唇像蓄口水一样麻利蠕动了一下,然后当着沈予蓝的面,将一小口带泡沫的唾液像吐口香糖一样吐到干巴巴的海绵上。随后,黑痣女孩将沈予蓝的右手从被子里掏出来,将带有她粘稠唾液的海绵像护士姐姐用消毒棉签为病人手背上涂抹酒精一样轻轻在沈予蓝的手臂中间划圆圈。
被黑痣女孩这么一折腾,沈予蓝小小的内心犹如千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无论当时沈予蓝的内心有多么的“奔溃”,她仍然面不改色,将无数的“捂脸”和“绝望”表情留在背后。哪怕黑痣女孩睡着之前越发“玩得投入”,不断用自己嘴里的口水帮沈予蓝“消毒伤口”。哪怕等黑痣女孩再次翻起她的枕头准备拿更多海绵的时候,沈予蓝趁机用鼻子闻了闻自己手臂上的口水味道几近想作呕,她也没有直截了当摁灭黑痣女孩渴望扮演护士的强烈愿望。
她之所以顺从,是因为相比起黑痣女孩把带有异味的口水抹在自己手臂上任其变干,沈予蓝更看重的是黑痣女孩的主动和热情。那时,在她心中,别人对待自己的主动要胜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幼儿园还没毕业的沈予蓝不懂得什么叫做为了满足自己而让他人心里堵得慌,她只知道谁肯主动接近她,她就会感到高兴,会为了满足对方的愿望做出让步。
哪怕黑痣女孩只是为了满足她自己的表演需求,让沈予蓝充当“衬托路人甲”,也不管到头来黑痣女孩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的同时,沈予蓝却强压着胃里对黑痣女孩口水的恶心。
总之,沈予蓝的单纯,就是当时的她乐意接受所有事情的根本原因。因为她什么都不懂,即使挨父母打,挨老师骂,也不记仇恨。那时,她根本不懂“利用”背后的深沉含义。
所幸,那时沈予蓝有很多善良的朋友。每一段乌云过后的日子里,还是屁颠屁颠地邀请高个子女孩玩耍、和严肃的父亲开玩笑、大声礼貌热情地对几乎每天都对自己翻白眼的老师问好。
沈予蓝的童年之所以值得她内心永远怀念和铭记,可能是因为单纯而生出的美好吧。
因为单纯,沈予蓝的童年时代,小小的心灵几乎没有受到伤害。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swx/show/17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