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果然是经不起念叨的,还没怎么好好品味那点假期小尾巴的味道呢,它就已经完事了。
2007年9月1日,这个在全国范围内几近统一的开学盛会,在不同的地方上演着相同的节目。
开学也许曾经是很多同学的噩梦,尤其小时候的每次开学,我记忆里,没有一次“饱揍”,那是不足以“心满意足”的去学校的,可现如今的情况大不一样了,以前是作为差生去的,那是去遭罪。今天这可是有点小光宗耀祖的意思,心情自然大不一样,因为激动,我跟卜水头天晚上都没有怎么睡,商量了一晚上的第二天怎么去?几点出发?。
上高中这种事情呢,虽说离家不远但无奈这日子特殊,家长同志也得再满足满足那本就严重的“虚荣心”。所以用不用送?怎么送?那是其次,最关键的是得让四邻街坊知道,孩子要去泉一中报道了,我估计出门,在门口就得一个小时的功夫跟邻里街坊的“寒暄”。
父母激动,我跟卜水就更激动了,激动的结果就是我两实在没耐心等四位父母大人被人夸奖完毕再出发,所以一大早醒来,我们两个先于家长同志一步奔向了新天地。
虽说已经去过“泉一中”两次了,可我两还是路痴一双,笨蛋一对,怎么走只记得个大概方向,具体哪条路早忘的一干二净了,我两对这个地方唯一清楚的就是网吧,虽说我们镇离市中心也不远,公交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可初中那会我们在镇一中不学习的圈子里混的“风生水起”。才没闲工夫来市内开疆拓土呢。所以近是近,但是真不怎么熟悉,更何况根本就没想过将来要上高中的事,谁还在意高中在哪?在哪跟我们也没关系。所以一来就是问,一路走一路问,跌跌撞撞上学路,因为上次就是这样我们顺利的找到了泉一中,这次也不担心。
在我两轮流叫过多位叔叔阿姨后,我们成功的发掘到了“泉一中”伟大的“后门”,“巨高”的层楼里一条宽不过5米的巷子,望也望不见个门,人告诉我这是学校,打死我两也不敢相信,倒是挺像学生打架的小黑巷子的。
“走吧,进呗”我不敢进就开始怂恿卜水。
“这是学校?,不是人贩子老家吧?”卜水是晃着脑袋,动嘴不动腿的问我。
“人贩子要是贩你,赔的裤子都不剩了”
“扯!那你说要是学校,人呢?怎么没有人进去报道,也没人出来吃个早点什么的?”
“你来这么早,你看街上卖早点的有几个?哪个人像咱两这么彪,来散心啊?”
“恩,也对,咱两来过呀,可不是这样子嘛!对不对?哪来这么长的巷子,那大门多气派,这连个门都没有,哎,这大人亏咱叔叔阿姨叫的,连个孩子也骗,没出息,这里肯定不是,我们换地方继续问。”卜水很自信的分析着
空荡荡的连声鸟叫都听不见,我心里也慌,平时打打架那是清楚敌人的情况下,可这眼下敌情不明。贸然进攻无异于自取灭亡,我立马赞同了卜水的撤退意见。
正犹豫在小巷子口跟两个社会青年似的时,漂亮的美女姐姐推着自行车,看我们恐慌的张望,就主动问了我们话,卜水回美女的话,堪称光速,我还没来的及回答大姐姐抛出的我们是不是新生的问题,卜水就抢先作了回答,于是我们很顺利的跟着美女姐姐,一路找到了正门,整个过程中我是没有一点插话的机会,跟女生交流,卜水历来废话连篇。
看着泉一中还是一如往日的那般气派。我两总算松了一口气了。很明显学校为了迎接开学特意打扫过的,梯形校门上的“泉城第一中学”几个大字被擦的,阳光下那叫一个“熠熠生辉”。当然一同生辉的还有旁边的“省重点示范高中” 七个金色大字,就好像古时皇子们身上的腰牌一样,七个字足以表明自己在泉城市内的霸主地位。也足以让这群学子引以为傲。
来的早自然有来得早的好处,好处就是空荡荡的校园除了门卫大爷和几个清洁阿姨之外,就剩我两在里面晃荡。有足够的时间来欣赏校内的“鸟语花香”,刚进校门的巨大假山喷泉,在阳光下呈现一圈一圈的小彩虹,假山上雕刻的学林两个漆红大字一点也不比外面那七个“腰牌”逊色。绕过圆形喷泉,两边的法国梧桐顺着路沿主干道,一直向教学区延伸,这些树的直径足以见证这座校园的历史。
我想它们也一定见证了无数的别离,这院子里的哭和笑,它们都真真切切的感受过。因为它们身上的刀痕由不得它们不记忆吧。它们应该挺恨这群熊孩子的。
调皮的青春里有一部分正是它们身上的刀痕,如果它们会讲话,那该有多少故事需要讲述,该有多少脏话要骂出口。
每棵树下连同梯形校门上也都被插上满满的红旗,以表示开学的隆重和对新生的欢迎,当然标语横幅是必不可少的,可它上面没有“热烈欢迎新生报到”之类的欢迎词,有的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祝贺词:“祝贺我校郭xx以694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后面所有的横幅都类似这样的模式,而这样的类似打广告式的横幅,在市内不知道都见过多少回了,都个把月了学校仍舍不得摘掉,可见学校对诉说上一届丰功伟绩的心还是很持久的,大有横幅不烂不摘的意思,这让前来陪同报道的学生家长,好不羡慕,一道横幅一驻足,一串表情一顿猛夸,顺带教育下身边的仔子们,以此为榜样。
我相信有人立马就在这横幅以及学校的公告栏里,确定了自己的偶像以及奋斗目标,并开始幻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这上面的场景。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羡煞这样的荣耀,比如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楷模”就对这些标榜形式嗤之以鼻,例如我跟卜水一般的,那一群天生讨厌学习的坏孩子们。
直到很久以后我们才明白,那些一开始就很努力的人,远比我们要幸运的多,往上走的日子,才更容易碰到好运气。只是我们在大闹了一整场青春后,用了很久、很久,踩过了太多、太多的坑以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才慢慢学会了悄然前行。
从闹腾到安静,我们用的可不止整个高中,外带的我们也送出去了之后好多年的时光。
挨到八九点的样子学校终于有人进出了,可是这就像上课,也许距离上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教室还空着好多座位,可最后一分钟内,人保准到齐,踩点的事,学生干,学校也干,家长也干。
说是有人进出了,那是谦虚,实际情况那应该叫涌。整个校园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聚集了各路人马。公告栏前面立马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估计学校就爱这种氛围,显得学校人气旺盛。也不理会那些怨声载道,反正又不用老师、领导们挤来挤去。家长为了孩子那可是什么罪都愿意受的,何况这小小的互相推搡的看分班表。看着那乌泱泱的一片人头,卜水同学直摇头的感叹一句
“可怜天下父母心呐!啧啧啧”
我瞬间震惊,“这段时间在家难不成看书了,连慈禧老佛爷的金句也爆出来了,还有这觉悟,要不你去组织一下那些家长让排队一个一个看,讲点素质。”
“干我鸟事,他们要看到明天,我都乐意,要不你去组织组织”
“还是算了,这群叔叔阿姨正烦躁的,已经开始骂街了,我还敢让人排队,找血呢!”
“那就别废话了,校门口去迎接咱那几位长辈去呗!”
早到结结实实的好处就是我们的父母家长,免去了去人群中拼视力的麻烦。注册、缴费、安顿宿舍可谓一气呵成,不需要费多大功夫。
忙完学校的那一套,两家人一起去外面吃顿饭,顺道也给我两再上上教育课。老一套从小听到大的。
“现在上高中啦,长大了别再像以前那样不好好学习,整天逃课打架的,好好听老师的话,把学习抓紧点,将来还要上大学呢”这是来自母亲端口的版本。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敷衍了事,筷子不停,满嘴“好好好,你们放心”。
相比于母亲版本,父亲端的版本就简单粗暴了多:“好好听着,以后再让我知道又在学校闹事,干些不着调、不学好的事,看我怎么收拾你。”
司空见惯的场面,习以为常的叮嘱,死不悔改的性格,经常挨揍的我们,就这样在打骂声中茁壮成长。
叮嘱又叮嘱的父母刚走,走时不忘再给点额外生活费,我两听从父母的话,坚决不去学校闹事,安安静静的带着那些生活费去了网吧与国际接轨,深刻熟悉互联网工具。
一入网吧深似海,从此叮嘱耳旁风,等饿的实在受不了了,我两才想起今天是报名来了,着急忙慌的退票拿钱奔学校跑去,路上不忘买点零食喂喂自己,才十点钟学校的大门就给我们关了,我们又不好意思麻烦门卫大爷开门(主要是不想听他教训)。所以翻门才是我们眼中的正道,再说又不是第一次这样行事,更何况泉一中的校门是自动门,比初中那大铁门好过太多啦,一脚踩上去,两手一撑顺利过关。
宿舍楼下,早上注册时,面对家长笑容可掬的小伙子,手背着拿本花名册,这会一脸的着急徘徊,看到我两一手的零食奔来,脸色立马变的铁青。
“你们两个刚才那是什么行为啊?学生就应该有个学生的样子,晚归就算了,还翻墙,长能耐了,你们?门卫看不见你们,我也瞎啊,是不是?下次再让我看到这种行为,你们就叫你们家长来一趟。”小青年很不客气的表现着自己的愤怒。我两自以为聪明,没栽倒门卫手上,倒栽在一个程咬金手里了,流年不利啊。
“你们两个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怎么现在才回来?”语气是颤抖的严厉。
老师好!我叫卜水,17班的,我们饿了,所以就出去买了点东西吃。卜水回答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从来都是昂首挺胸。
“以后饿了早点吃饭,晚上不许再随意出校,买东西去校内超市”语气中明显的缓和好多。顺手拿起笔在花名册上做了标记。“好了,你赶快回宿舍去吧”。
“你呢”
“老师我是18班的卜北”我如卜水一般回答的理所应当。
他拿起手中的花名册,点着头,
“恩,行了,你也快回宿舍去睡觉吧,明天七点半教室集合不许迟到”
尽管我极不情愿但还是礼貌的回答道
“恩,老师再见”。
本以为是一场腥风血雨,那成想这么轻松的就被放过了,我两互相揣闹着跑上楼去。
我问过爸妈为啥我给我起名卜北,我老爸是个有点偏爱文字的人,写的一手好字,闲时总是喜欢研究点XXX诗词,那首《沁园春·雪》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让他觉得妙不可言。我的名字就取第一个字“北”,用他自己的话说咱们地图上也算北国了,你出生于北方,就叫卜北听起来也朗朗上口嘛!幸亏他没给我起名卜北国,那回头不得四处背锅去,也亏不是生在中部大区,要不叫卜中,那才要命,给人一种干啥啥不中的感觉。父母嘛总喜欢在孩子名字上讨个彩头,顺便彰显一下自己的文化功底,我家老卜也不例外。
我们宿舍六个人,大家都刚来不怎么熟络,男孩跟女孩一样,羞羞答答的,所以大家彼此之间没什么交流,就躺在各自床上看杂志。我跟卜水聊了一会白天的上网心得,等到宿舍熄灯,他就也回宿舍了,我玩了一天了,卜水刚走也就找周公聊网游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swx/show/15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