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又是纪念

又有人死去。大抵是恋眷着生的契机,贪婪着活的乐趣,以至于我们宁愿赖于苟活偷生而极不甘愿去死。关乎死,善于接纳的我们,总要施尽所能的拒绝,防止一不留神与它打上照面。终于还是见了面。既然它此番盛情款待,容不得半点推诿,那么盛情难却,我辈且就上座。善于妥协的我们更是近乎谄媚,恭维主人作“仙逝”,“返真”,“归隐”等。本质已是亡魂,表面依旧音容宛在。人们对待死是何等的讲究文明,所以我们该像虔诚的朝圣者用特别虔诚的礼仪朝拜它。敬畏它。任由它去吧。

死后又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大概只有教徒们信奉的真主知道,如何能从真主口中套出话来呢?教徒们犯难了。感谢《圣经》里的上帝缔造了天堂,让难逃一死的悲观又在这里乐观起来了。人类在世间饱尝痛苦折磨的灾难的日子算是熬出头了。在人间的“永远快乐”不能成立,在天堂却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么一想,患了抑郁症的病人又有了盼头。

不怕死的我们先人就有,欧阳文忠《唐华阳颂》:“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苟免,贪者不可苟得也。可见“生而必死,自然之理。”陆放翁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身既死而心忧九州,死便失去了慑人的威力,倒要对人敬慕三分了。国外也不乏舍命的义士,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蒙田说:“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如何去死。”可见欧洲十七八九世纪有一大批勇夫。死便失去了恐怖的魔力,更是要退避三舍的了。

相比之下,我们憧憬着天堂的美好,又否定着死后的存在。这难道不是一种矛盾吗?这是人生观对人生开的一出玩笑。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9424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