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净施和尚“三壇”登大道

在佛界中,讲究一个精神理念,积功累德,去完善人格,实现人生的价值观至臻至德。一个普提心,心净,时时观持以心,以佛的心境。道亦道,道中有道。禅宗的最高境界,心灵大法门。在禅宗中得道高僧,“三明”大法师,佛教最高权力的法持。

净施和尚,石室禅院,住持方丈,上个月赴全国性佛教,三坛盛会。净施和尚,三十坛,一坛叁人,参坛人数100多人,都是全国寺刹高僧盛会。禅院授戒,在福州雪峰禅寺深造,“三坛”盛会上,授为大和尚,净施和尚入石室禅院,年头不长,二年时间。还有多少进寺院拾余年,八九年和尚,还在挂单。

净施和尚,在寺庙完善人格,去实现人生价值观,至臻至德,心净,一个普提。和尚与和尚不同,常回家,善男信女捐来的钱,拿回家去,送来的物质,也捎给家人。

净施和尚把钱施舍穷人,社会中来,再回归社会中去。

我和净施和尚成了朋友,也因了我给他写了二篇文章,《净施和尚的人生哲学观》上下续篇。

我在星期六、日闲暇时日,他都会请我进他的禅室。

和尚的禅室,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尤其是寺院仓库重地,更不让无关人员出入。他能用禅地接待我,把我当成他的贵客,看来很尊重我。每次见面,他都泡茶,以茶待客,以善为人,以仁至尊至敬。

净施和尚,看淡家庭的万贯家财,进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是每人都能做到。在金钱社会里,贪恋酒、色、财气,迷恋纸醉金迷,大有人在。

在当今社会,移风易俗,尚存僧俗互往互惠,石室禅院,节假日有很多人在庙里去吃“素”饭,每天不下100到200人,吃完拂袖而去,并没有捐壹元、贰元香烛钱,这是净施和尚告诉我,示意我在文章上反映到社会,引以为戒。

庙里的钱财都是十方居士,捐献庙里的,消灾避祸,在冥冥中,我们负了这个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周事不顺,生意亏本,工作失落,在冥冥中去还了这笔债。人不能太贪,这边有所得,那边必有失。天地彰彰,凡事有个轮回。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年轻时期跟着共产党,跟着毛泽东,走南闯北,由福建随军到达东北,红旗飘飘日月当歌。斗转星移,日月移仄,在历史的长河中,孩子长大了,有他的工作,有他的家庭,再没有促膝相谈的日子,感情疏远了,成了他们的累赘。人老欤,力衰了,万事无奈花落去,向阳花开,也不逢春。

儿子孝顺,还要媳妇孝顺,才能享受到道德伦理之乐。只要是人,有思想,有精神,会痛会流血,假如人一旦受了伤,受不了还痛,流不完血。

人立世,人要群居,要人与人的沟通疏络感情,人老了,都有本难念的经,每天街头走街尾,都不是了处。觅纵探,寺院古刹,也是一个去处,寺院的幽静,和尚的禅宗哲学,剖析人生到开拓一个心灵世界,一缕阳光,从山泉中流淌下来,从山丛中透出了阳光。

历史中,不泛有多少哲人学者,一探禅的奥秘,毛泽东主席到过五台山,求签问卜,探国运世局。弘一法师,一个富家弟子,日本留学生,昄依佛门。唐朝一代诗仙,与和尚感情打得火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到老年,社会上现提出,常回家看看,这只是提到一个人理道德观,行诸实现,差距尚远。

城市嘈杂,陌生人擦肩而过,在经济时代,必带来人情理念的冷落,闲暇去探幽揽胜,拓展心境,有一春天心灵的阳光,总会透出雾霾。

阿弥陀佛,光明。菩提本无树-----禅,你的世界,你就沿着心路走吧。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8683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