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走来,伴着跌跌撞撞,我携带着高中时的那份憧憬来到大学。从进校的那天起,宿管阿姨的随机安排,让我与我现在的室友邂逅并同处一室共四年。我们来自天南海北,最终聚集到一个寝室,可以说这种缘分不是前世的约定,那又何原因可解释呢?唯是在这“残”的岁月,君不弃意相伴。可答谢的仅是与你和谐处四年匆匆时光。
刚开始一切是那么的平淡,大家几乎形影不离,吃饭一起,逛街一起,时不时还去k歌一下。后来,各自性格的不同,兴趣爱好,看法的差异。这时火三爆发了,一切显得不那么平静了。这中间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回寝室不在那么轻松和自在。
曾经如“家”一般的温暖,如今却是这般模样。这种状况让我想起了马加爵案件,复旦投毒事件以及前不久一个大三男生在网上发帖自我反省,曾网购巫毒娃娃诅咒室友。这种种的种种都源于寝室内部关系不稳定。可见细节的重要性。
曾在《生活日报》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消息: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的时间达到13—14个小时。除去睡眠的时间,每天有5-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可以说在寝室的日子占去我们大学四年的大半,假设,你所在的寝室让自己活得难过,不自然,那你的日子是不是很难熬呢,我想这就是岁月残吧。
那又将如何处之呢?无疑大学寝室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每个人的思想和地域文化的不同决定寝室的“小文化”思想的碰撞让每个人学到不一样的东西和见识。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你与他的相互学习,不仅让双方获得知识,更是让彼此的心灵距离越走越近,成为知心的朋友。至此寝室如之不和呢!夜间熄灯前的“卧谈”话题是最激励的,你说,你的朋友得了奖学金;他说,周杰伦又出新专辑了;我说,今天看到一个男生真真好帅,就这样七嘴八舌伴着灯光的熄迷渐止。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幸福呢,是几世的福分让我们相识相知共与四年呢。马克思哲学上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处于一个矛盾体。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碰撞,但更多是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啊。
又何苦将室友看做敌人,死仇呢?唯一的解释是他看待世界更倾向于丑恶,消极的那面。在这岁月残的日子里,我们要为对方考虑,站在对方的立场处理事情。凡是忍忍就够了,愿你是那大度之人。更要学会赞美自己的室友,岂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珍惜你的“亲人”(室友)这是你此生不菲的人生经历,试问毕业后,几时能相见,再有这“卧谈”之说呢?
当与室友发生不悦快时,宽容笑之,把自己当成对方的处境问题,那好多问题就不会发生,又何来不和谐之说,届时和谐寝室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就势在必行了。君相伴,岁不残。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6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