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关于树的思索

有时候很不情愿做一棵树,因为一生只能呆在一个地方。就像井底之蛙,一辈子就眼前那么一片天空。这不是我的所愿,我多想做一朵云,做一朵开心的云,被风吹拂着,飘过高山、飘过大海,自己的喜怒哀乐什么时候都有人关注着,在意着。

许多时候,路旁的树我只能用目光静观或远望,虽然那青青的叶片那么迷人,我却不愿伸手摘下,我怕不能保持那青青的叶片永远常青。就像我看到美丽的花时,我不能为自己的观赏而亲手摘下,我怕拥有这花的同时,也失去了它的芳香。人们常用“友谊之树常青”,来表达对彼此之间友谊的长久的美好祝愿,那正是因为许多原因那友谊之树无法常青的缘故。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友谊,想常青更不是件容易的事。

树,多么可悲,一生中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只能选择一次自己生存的土壤。且是被动的接受。从一粒种子或是一株小苗。被人为的或被风经意或不经意的就被固定在某处。从此,再也不能看到别的地方的一切;从此,就只能在那块土地上破土或者干脆里在风中雨中;从此,就只能一任那污浊的空气蚀化,接受即成命运的摆布。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乘凉的人们不应该忘记的是栽树的人;每个人也都应该先栽树后乘凉,但也要记住:自己栽树不是为了自己乘凉。就像那银杏树又叫公孙树,自己小时种下这树,只有等到自己做了爷爷时才能品尝那果实一样。或是更晚,或是自己无缘品尝。但是,一定要知道付出不是为了回报。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大风刮倒梧桐树,自有他人道短长”,关键是自己如何人对待别人的风言风语。“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只要自己行的端、站得直,就不必在乎别人的蜚语流言。

人们又常用“吊死人的不止那一棵树”或是“不要在那一棵树上吊死”这俗语来开导一些心中纠结的人。让人们在走投无路时,换一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去发现生活的另一种美好。又如同股市里的劝人的行话,“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框里”。

“树大招风,”做人应该明哲保身。就像柳宗元写的黔之驴,因为过早炫耀了自己,不知道自我保护,才会被老虎吃掉;每个人炫耀自己的同时,也就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柔弱,也就给别人打击自己的机会。

虽然,以往俗话如今已不再是俗话,就像那句:“人挪活,树挪死”。人不同于树,人比树应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人怕没志,树怕没皮”。但有一种树叫无皮树,叫“紫薇”,或“百日红”。但也并非没有皮,只是那树皮在成长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的脱落。

有一句成语叫“独木不成林”,“独木难支”,一颗树成不了什么气候,沙漠中一棵树或许会给渴望绿洲的人一丝希望。但是,在那茫茫沙漠里只有那一棵树,去抵挡那无尽的风沙,那树也不会低档多久的。就像一滴水只有溶进大海,才不会干涸。离开大海,那滴水会就很快蒸发掉。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很微不足道的。因而又有“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这些话,又让人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如何在孤立中去寻找同伴,实现自己的美好夙愿。

“树大根深”告诉人们的不仅仅是势力强大,根基牢固,更告诉人们那势力和根基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的事,用另一句话说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而想推倒一个根深蒂固的树也不是件易事儿。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儿女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父母的养育之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俗语又让更多的人们在一种无奈的同时,更多的懂得在父母守着我们时,要及时行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父母恩是永远报答不完的,但我们尽力为之,这样在父母离去时我们才会少些遗憾。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树倒猢狲散”。树倒的时候,又有多少猢狲会去怀恋那层让自己乘凉的大树呢?

我又想起了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的,树曾给过我们一片让我们难以望怀的绿荫,也为我们遮风挡雨。面对一棵病入膏肓的树,是除掉还是保留?或是尽力去医治?这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一棵小树几经风雨成为以栋梁之才,被砍伐后用到各个地方。最后,或许成为炊烟后的一堆灰,火被风吹散,或被土壤吸收成为一种养分供给更小的树苗或是庄稼。“化作春泥更护花”。想到这些,我又无不倾叹树的无私奉献。

虽然如此,我还是不愿做那泰山顶上的一棵青松,那太孤高,我不愿体会那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清苦。我情愿做一棵普普通通的小草。去装扮那春天的原野,去静享那春风雨露。

写于2011年8月1日完于2012年6月17日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58160.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