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参考》上有几篇介绍桑葚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桑葚为你“撑腰”》中说“桑葚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及各种矿物质。能养肾补肝,健脾益胃,防癌抗癌,它的养血功效能助人抗衰老,滋养皮肤,让脸色红润,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世纪的最佳保健品。”除了可以直接鲜食外,还可以制成乌发桑葚酒,以及润肠通便桑葚膏等。
不看这篇文章,还真不知道桑葚有这么多的好处呢。小时候村里的小孩子。哪一天不吃几捧桑葚子,哪一个村子没有几棵大桑树。一到桑葚成熟的季节,那鸟就来吃树上的桑葚子。不知道是小孩子在和鸟挣吃桑葚,还是鸟来和小孩子抢吃桑葚子。反正树上有鸟,也有小孩子,叽叽喳喳的不知道是鸟再叫,还是小孩子的大声吵吵,不住的撵鸟不叫鸟来吃这桑葚子。可鸟能落到的地方,小孩子不能到,只有眼睁睁的看着鸟,把那又大又紫的桑葚子叼走。树上鸟人大战,树下就落下了许多桑葚子。小一些的小孩子就拾落在地下的桑葚子。
邻村有做桑杈的树上也结了许多的桑葚,可他们的生产队长不让小孩子上去摘,要长成一把桑杈得六七年,有的得七八年。你说他们能随便让小孩子上去吗?那做桑杈的树上的桑葚又大又红,让你看了不得不去想摘。想吃只能用棍在树下打,打掉了再拾起来吃。
后来,我们村子里开始养蚕了。养蚕就要先种桑树,于是生产队里就从外面拉回来许多的小桑树苗。我们以为这就是养蚕用的桑树,看了后心想这么小的桑树苗,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嫁接时做根用的,还有又拉回来许多的桑树条,大概每根有一米多到两米长,这才是以后长桑叶的树条。把小桑树的头用刀切掉,削成一个斜面,再把桑树条都切成五寸左右的断,也削成斜面。再把这桑树段插入那小桑树根里,用麻绑好,在捆成一捆一捆的放在挖好的地窖里。到了春天再像种红薯一样的种在地里,一垄一垄的,行距大概就是一米,株距也就是一尺的样子,当年就可以长许多的桑树苗,到夏天能长一人多高。
到了夏天,就能长出许多又大又宽又厚的桑叶,像人们用的小芭蕉扇一样的。那长长的枝条上结满了许多桑葚子,一嘟噜一嘟噜的,桑葚有黑色和白色两种,在开始的时候颜色都是青的,只是到了成熟的时候,才能分出哪是黑色的哪是白色的。白色的就是成熟以后是粉红色的,黑色的就是成熟以后是紫黑色的,成熟以后就变成了又大又肥又水灵的桑葚子。白色的吃了以后嘴上干净的,黑色的吃了以后,嘴上有时会有许多黑颜色留下。这桑树条上的桑葚子,要比那大桑树的大许多。到桑葚成熟的时候,那地了叽叽喳喳的欢声笑语,就像走进了,那大树林子一样,有许多的小鸟在唱歌。这时你想吃哪一个就摘哪一个,这不像在那大桑树,还要时刻担心掉下来,你就烦放心大胆的自由自在的去摘了吃。有时小孩子还会躺在地上,把那上树条用手搬弯,直接用嘴去吃那桑树条上的桑葚,如果吃到嘴里有一点不甜就吐出来。再去吃那熟透的桑葚。小孩子和大人一样,如果条件允许,有选择的权力,他就会挑剔,他就会去选择。如果只有一种可能,他就不会去再挑剔,它就不会再挑三拣四了,这就是唯一的选择。有时这唯一的选择,这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就像在逆境中生活一样,逆境不一定都是坏事情,顺境有时也不一定都是好事情。许多的错误都是在顺境的时候犯下的。人在顺境的环境里,就会放松警惕,有时还会放纵自己。在逆境里,自己时时刻刻的小心的做事情,这时才真正的是低调做人。
我们小时候什么没有吃过啊,野菜毛根芦苇根桑葚,还有地里的黑豆豆(天茄)。桑葚吃多了鼻子会出血的,所以,鼻子出血的小孩子就不敢多吃了。肾也有阴虚有阳虚的,阴虚吃多了没有事,阳虚就不能多吃,吃多了鼻子会出血的,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辩证施治的道理的。记得有一次,我的肚子胀的难受,不能吃饭,奶奶就到地里去挖一些黑豆豆棵,在锅里煮一下放一些红糖又打了一个鸡蛋,让我喝了以后没有多长时间,我的肚子就不发胀了,好了。那经过霜打的桑叶也能治病,能治咽炎,能治风热感冒,桑叶煮水能熏眼,能治眼睛流泪。所以有时候不是所有的老的东西,都是过时的不好的,老人的话语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的。不管怎样老辈人走过的桥,要比年轻人走的路多。经验大于学问,这一点你还不得不承认。新生的事物是先进的,有时新生事物就像潮水一样,当这潮水来了以后,一定会淹没许多东西,淹没的东西也是有好有坏的,于是人们就又去掏心费力的去拯救,与其在事后拯救不如事先加以保护。
现在的人就是这样,有许多的人又认识到了过去的东西的好。现在就有人在种野菜,那霜打的黑红叶能卖到二十元一斤,又说桑葚多么的好,说不定以后有人还会专门来种桑树,来卖桑葚子呢。谁也说不定以后的事情会是什么样,有需求就有人去做,能挣钱就有人去做。生活就是这样,只有生产和需要在一个平台,才不会有过剩的感觉。不论是生产还是需求都要平衡才好。不要像前几年“算你很”(蒜)又是“逗你玩”(绿豆)的,今年又说“将你军”(姜)这样就不平衡了。不论生产的还是消费都造成了压力,就不好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3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