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女人的眼光去看世界。当置身于女人堆里时,发现自己竟缺了女人的不少共性。她们喜欢嘈杂吵闹,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唠叨,一件事可以说N遍。她们嫉妒,谁得了什么荣誉或好处,总是愤愤不平。她们爱撒娇、黏腻,即使在女人面前,也要表现得更像小女人。
发现自己有些木质的孤单和独立。不是那种水一样的柔性。不扎堆,不合群,甚至不愿参与女人家长里短、说三道四的谈话。
难道竟然具备男人的目光了,以女人的旁观者去看女人,再以男人的旁观者去看男人?
也许习惯了倾听,对声音特别的敏感。男士磁性而有深度的声音,令人着迷。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清澈而单纯。变声期孩子的声音,一旦开口则嘈杂而无法控制。但他们多半不爱说话。而女人的声音,唯有一对一的交谈,才能令我专注,太混乱和嘈杂的情境,宁愿安静地神游。
没什么特别,没什么优势,除了多读了几本书。但自诩有一点点细腻的情感、一点点清醒的思辨、一点点的梦。然而世界很大,愿望很无力。
说过几次搬出去独立居住,夫不同意,他不放心我们;孩子也不同意,他说出去就没朋友玩了;我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了孩子和丈夫。其实想独立居住,不过是想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自由、方便的做一些完全私人的事情,比如让自己成熟得快一些。婚姻的精髓应该就在于,各自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双方都开心,这是很必要的。如果双方都感觉生活过于沉重,人生充满危机,这样的日子太惨淡了。
可是在这个闭塞的空间,一切都似乎静止了。除了新闻联播在告诉我们遥远的事情,除了男人出去又回来,像一次次盛大的节日。
可是我应该爱自己多一些吗。然后我去学了心理咨询,为了自己给自己做心理诊断和治疗。然而像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理发师理不了自己的发,我做不了自己的诊断。
今天又是阳光明媚,一起床已经是满窗的橙色。也许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真的落伍了。总要相依相守的日子在世界的众多诱惑中,人们选择了快乐。只要感觉快乐,是否比相守的沉默更值得拥有。彼此熟悉得如剥开的橙子,丝丝缕缕都清晰可见。留一点自由、留一点空间,彼此的呼吸都会觉得轻松。
读别人写给所爱的情书,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在渴望和呼唤真爱。美好的感情人人都向往,可是许下的诺言,能兑现的又有几人。相反不说出来的承诺,或许还可以长相厮守。
不敢有太多的期盼,对于生活,对于婚姻,对于爱情。要求越多,必然付出的也越多。反之,不抱期盼,得到点滴的关怀,反而觉得意外。
买下这本书心里一惊一喜。惊的是不知何时把自己的角色定格在太太。夫一直是称我“妹子”,最近是和儿子一起混叫“宝贝”。喜的是感受内心的安定,这必是夫的爱让自己温暖放松下来,像一颗漂浮的蒲公英找到合适的土壤,扎根、发芽、长枝、开花,只是不知今后会有不会再有飓风暴雨?会不会有人一直遮挡灾难,爱护有加。夫把书名念成《与太太一起调情》,被我笑话,又改成《与太太一起情挑》,他故意不肯正经,知道我是欣赏这一点点聪明的,那被我称作“小机智”。
胖了也许是人到中年了吧,并不介意自己的体型。依然随时打扮得花朵一般,风风光光,香气馥郁。像已经熟透的果子,有着招摇而自信的色泽。那份莹润和饱满,散溢出难以抵挡的韵味。不羡慕别人的年轻,并不是因为曾经年轻而是因为年轻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和浮躁。
有谁在此时依然会眼角常常湿润,那是生活中每一点爱和美的反射。依然纯洁的相信,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善良;依然对未来有多彩的憧憬,在每一个梦的出口写下自己的约定,就好像依然有无数美丽的日子在远方款款而来。
人到中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对未来的好奇和憧憬,每一种日子有每一种日子的活法,但是我相信每一种日子都有它亮丽的色彩。踏实的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把点点滴滴的日子存进岁月的银行,我只希望当死亡将至的时候,能够一点点想起那些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时光。
太阳的脚移到了我的窗前,刹那间,我笼罩在阳光下。发间有阳光的亮泽,皮肤上有阳光的温暖。一会儿太阳隐进了云彩,然后漫天的云彩就慢慢地消融进了阳光里了。
婚姻只是一种安静的生活吧,有了孩子之后,女人的心就随了孩子起起伏伏,丈夫倒是第二位了。对婚姻抱有太多浪漫的幻想,必定是要碰壁的。
一种十分厌倦的感觉袭上心头,学期结束了。困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十分的无奈。
困顿是一种有力使不上的厌倦。相对于记忆,淡忘更容易得多。这是时间之神赐予人类的一个福利。
是一个适合看书的日子,找一个无人的地方,读几页撞击心灵的句子。
自始至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以灿烂和艳丽地活,但也不介意早早地凋谢。
奇怪的心情,不是烦躁而是空寂,想立在风中不动的心情,想在夜里迷失的心情,想倚在山上看松树的心情。
好吧,放空身心,再一次重回心头的会是什么。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2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