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芳情自遣寻雅趣

芳情自遣寻雅趣

这几天,我休假小憩,还真回归了本来。一个人的时光,稍显悠闲无聊。如烟往事渐入脑海,那些深深浅浅的记忆,点点滴滴的过往,如幻片一样清晰呈现。多少人值得珍惜,多少事值得回味,多少风景值得留恋,都驻藏在记忆的深处。人在旅途,且行且记……然而,我最终经意不经意走进了闲情逸致的记忆回廊。回忆中我想到了我几十年写对联的故事。故事俱往矣,情怀却依然,我于其中体味了特别的雅致。雅致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一个人的心性、修养、文化的总和,不用标榜,不用表白,就慢慢地从里到外散发出来。它是居家时的一份随意美好,只是常人不多感觉它集娇、清、幽、秀、文、雅于一身的神韵!芳情自遣寻雅趣,这里我说的不渉指琴棋书画,而仅指对联之意趣。

记得小时候起,我就迷上了对联。后来渐渐长大,才知道对联真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蕴藏着那么多的学问,短短的几个字常常能涵盖洋洋千言的意蕴。特别对一些妙联,神一样的构思,天工巧妙,真是出乎人的想象 ……参加工作以后,我从事的更多是写作,长期接触文字游戏偶尔也把玩对联,对对联我甚至有点痴迷了,我已陶醉不归了,为了汉字的魅力,为了解读汉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愿徜徉其间,无怨无悔,痴心不改!

《红楼梦》有诗句“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这两句是妙玉抒发自己的感受、情怀和品味。然而我感觉,芳情自遣,当然得自得自乐,而寻雅趣,则最好是能与人共享。在此,我还真愿把我写对联的一些故事推出以得其乐。

我第一次正式作对联是我十三岁时。那是1978年过年,当时我家住进了新房,为了添喜气,我自告奋勇,主动起草了四副对联,由我姐抄写上去,也不论是否工丽或青涩,反正是有了启事第一回。不想当时有安平范围两个有名的老八股先生从那经过,听说对联是我们姐弟俩写的,确实夸赞了不少美言。不难想象,我确实是美美的得意了一回。

有了第一回尝试,我当时更来了兴致。首先是爱上了看书,我看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也真好当时我姨在外地图书馆工作,我看书算是有好条件的。然后是喜欢上买对联书,前几年我搬家时清了清对联书,在的还有20来本。最关键的是,我从那时起就把它当作一件很喜欢做又乐在其中享受雅趣的事,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其中最难忘的是,1994年国税地税分家之后,每凡国税局有职工做红喜庆典,只要是邀请我给写对联,我都高高兴兴去帮忙。还别说,二十多年了,写对联之中我不仅享受了雅趣,还收获了友谊。算算写对联不下于500副吧,这可是我与另一位同事欧阳合力而为的。事成之余,我们不仅成了最性格互补的朋友,也成了最志趣相投的搭档。按他的话说,我是秀才,他是兵,因为我“舞文”——草拟对联,他“弄墨” ——书写对联,以前有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现在因为这样什么情理都说得过去了。更有甚者,我们帮忙从不收红包,能享雅趣就够了。还有,1994年—2014年我们单位的办公楼大门春联,从没请过别人写,虽说不值得炫耀,但知道的人都说不错,再说我没拿过补助,也没受过红包,仅仅自己有兴趣、领导有要求而已。回头想,写单位春联,最要注意文明、大气、向上、有新意,大落俗套肯定没味道。印象中2000年春节,时值跨越新世纪,又逢我局成功创建文明单位,即时即景我写了“千年国税千年计,一楼风景一楼诗”, “极目前景千里远;放眼风物万年长”。虽不怎么工整,但大抒其意。2015年,我已年届五十,我主动向单位提出收笔了,是时候退让,让年轻人大显身手、施展才华了……

记得我在读高一二期的时候,当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外投稿,不想一篇描写春晨的稿子发表了,因语文老师龙正超也常有文稿发表,他当时很高兴找到我,大加赞赏和鼓励,并表示以后不论师生关系,以文会友。我当时受宠若惊,未表心迹。几天后我向他表示感谢,并表明了想在文学方面发展的想法,他高兴地表示会助力我的成功。当时,我说“真的?”,他回答“确实!”。不久,我把这个事写成了一幅对联“如果?诚然!”。并把这个故事告知一位常指导我写对联的师父,先生批曰“虚对虚,实对实;看似虚词,实为词组相对。好!好!绝对!”(注:释义——前句“果然如您所说?后句“真的如此!”。)

在此多言一句,龙老师和我以后真的成了文友,二十年后其作品集出版他给我签名赠书,这与其后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院长 (知名国家二级作家)罗范懿、著名郴州青年作家陈友训、安仁民间艺术家陈赞文给我签名赠书共同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完整的吸纳、最珍贵的典藏。这是后话。

还记得也是上高中时候,有一次上地理课,上课的时候我突发灵感,就完全用当时我们安仁县内一些公社的地名写了一副地名对:“竹山坪上永乐(永乐今牌楼乡);清溪城关双丰(双丰今龙市乡)”。这副对联推出来时还真的博得一片啧啧称赞声。不过我也甚是得意我的偶得,因为仔细研究过的人告诉我,这幅对联值得玩味,有多种寓意。师父也给我批点“妙哉”……

更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写对联非常有讲究。我没正式拜过师,但我还算“跟过师父”,因此我是很守行规的,一些基本的礼仪、规矩、禁忌,我都会去了解,去谨记、慎行。有一次,我们老家一老乡娶儿媳迎亲,当时说是要对轿联,就是迎亲车到对方去迎亲时只贴上联,由对方贴下联。我征求了主人家的意见,了解了对方亲家的意思,帮他们写成了喜联。本来下联也带过去了,但迎亲主事的不知哪个小地方没弄好,结果对方很有意见,说是欺负他们,最后弄得很晚才回来。从那时起,我一般很少去做那样的事了。

在我自家,我也写过几副自认为得意的喜联。我小妹结婚庆典我给的是“昔日同窗百年恩爱双心结;今朝合卺千里姻缘一线牵”,当时她和小妹夫(祖籍山西)是大学同学,同在北京工作;我女儿考大学升学庆典我写的是“ 不畏艰难搏浪扬帆游学海国考选才终遂愿;从容潇洒凌云步月折桂枝大比凭识更争先”,当时她是安仁县理科状元;我乔迁新居庆典我写的是“声声道喜声声喜天地人共喜;步步登荣步步荣福禄寿全荣”,不管如何,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全家最美好的愿景。

年经的时候读到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生活在别处”,似有所悟,但“善未易明,理未易察”,深层的意义至今我依然没有明白。而现在,我不需要明白了,我知道我没有生活在别处,我就生活在我自己安就的的角落中。 我始终都不是世界的那部分主流人群,我也知道我难成大器,但还好,我无法香玉满怀,只落得两袖清风,却也甘之如饴。芳情自遣,还寻雅趣,人生能得一雅趣,足矣,何求甚多!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22241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