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窗边,读书休息片刻,熄灯后黑暗偕同困意立刻包围着我,拉开窗帘,城市如昼的光亮霎那间吞蚀了房间,错以为那是月光,茶杯外,亮光斜,热雾蒙蒙向秋弯。推开窗,那一丝冷暖已飘散,才知初二新月早已同晚霞飘远,钓得一夜秋凉。
刚刚中学微信群里聊到家乡的“牛尾巴”,已是风景秀丽却也人迹罕至了,国民党第26军某团抗日旧战场的硝烟已散尽,呐喊声也烟飞云灭,而冲锋间隙休憩片刻的宁静却永远留在这里,还留下当年那朵在硝烟弥漫中开出的烂漫夏花七十一年里如约开放。
同学有说会在“牛尾巴”搞个步道风景区,可能只是我们这些对这座大山有着深深牵挂的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中学时期,每个秋季开学不久,我们多次从“牛尾巴”进山背杉树建校,那条进山“牛尾巴坳”确实很险很陡,被雨水冲刷出的乱石小道遇雨还泥泞坎坷,滑得你很难攀上去,上去后转过一段平路在一个拐弯处就有几洼清凉的泉水,每个人几乎都会在此休息,捧上泉水解渴。进山路上还一路欢声笑语,出山就不一样了,这时每个人扛着杉树,或两个人首尾扛着一根,脚步越来越重,特别是下那个“牛尾巴坡”重量全压在走前面的人肩上,后面的也不轻松,还得拉住树免得滑倒,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到的学校。一些同学就会合作,家里带个“土车子”,一车能装4根树,上坡往前拉车,下坡往后拖车,下“牛尾巴坳”可是很危险的,很多人在这里翻了“车”。路的中央有一个经车轱辘日积月累碾压出来的车道,只要车轱辘在坑里滚动,车把手在两边摩擦刹住,加上在车轱辘上装上“刹车”--竹片卡住轮子,旁边的死劲拖住树木,基本上就可以下来了,到了平地那可比背在肩上轻松许多,有时还可以帮别人捎上一程。现在,又有谁还会记得那些劳动中的友谊呢!
同学又说到一起去徒步,还真有些期待,就怕现在还能不能爬得上去,或许山路已变通途,那朵夏花已结秋籽,等待来夏灿烂。
女儿已入睡,我到客厅推开门窗,一阵凉意袭来,我忍不住也说“天凉好个秋”!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7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