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心情笔记

从“江歌事件”说开去

刷屏的新闻和标题党的内容拥挤在这个媒体泛滥的时代,不管你承不承认,你的每一天都是以各种跳跃在眼前的新闻标题开始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关注,各种标题和舆论从不挑眼球,只要你敢打开各种电子设备,你就不可避免要看到。

通常打开电脑关掉跳出来的标题是我每天工作的第一步,然后,挑拣感兴趣的标题瞄一眼,便是一个办公室谈话的最好开头,因为没有人在朦胧未醒的时候愿意开口说话,除非又是某个醒目而热议的标题,也因此平凡如我的人也有了一种“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自豪感,比如娱乐界的爱恨情仇,比如国家间的政治纠纷,都成眼前挥之不去的标题,也是办公室闲暇的议题,也因此觉得自己“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通,比如猜中了某个明星八卦。

只是,新闻的真实性和舆论的指向性却让人不寒而战,这个舆论当道的世道太容易被引导,而标题的正义性和一边倒的大众舆论导向,让我这个敏感而神经的人不知所错,因为太过明显和集体站队的观点我向来不喜欢,至于娱乐,开心就好,至于道德,安心就好,至于真理,我觉得马克思原理说的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而,总有一些标题会让你久久不能平静,比如最近刷屏的“江歌事件”,看到的图文已经足够悼念这个灵魂美丽的姑娘,朋友圈更是一片对朋友和人性的拷问,而我,由此,想起了08年的地震,那个全民伤痛的日子里,苦难给我们的有人性的光荣,也有人性的脆弱和阴暗的一面,还记得那个致学生生死不顾的老师,成了那个灰色伤痛里千夫所指的人,我不知道后来他的生活怎样,只是当时觉得指责已然成了多余。固然,自己也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也坚信自己绝对会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只是,坚信并不等于是现实,毕竟苦难面前,你已经不是个意识清醒的人,而对生命的渴望往往会占据了所有。

别说生死面前的抉择,就是平时的小利你也不一定做到问心无愧。比如童年的时候,我曾记得又一次邻居婶婶来家做客,她顺带给弟弟剪了一串的纸人,我忘了是《水浒传》还是《西游记》里的人物,总之,那时候的剪纸小人是很受欢迎的玩具,只是她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所以只肯给弟弟剪,不肯给我剪,虽然善良不更事的弟弟还是把他的纸人给我玩,但强烈的占有欲却让我小小的心灵扭曲,我竟开始仇恨这个婶婶,之后又开始嫉妒弟弟,后来趁弟弟不注意竟然还把那串纸人撕的粉碎,全然忘了弟弟其实已经送给我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拥有是多么珍贵,抑或觉得这东西本来就是用来分享的吧,总之撕碎了纸人的我,心里并没有比之前不能拥有时的妒忌好受,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良心不安,和无法面对的邻居婶婶的眼神拷问,她看到了这一切,也毫不留情的给奶奶描述了我使坏的过程,并言语里夹杂了对我人品的否定,那一刻我有种被世界抛弃的体验,全身都包裹在自己黑暗的灵魂里不可自拔,然而,奶奶却并没有责怪我,也没有拷问我使坏的初衷是多么不善良,只是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岔开了话题继续她们的家常理短。也因奶奶的善良我才得以舒了一口气,放了那个被另一个正义差点掐死的黑暗灵魂。

后来的成长中,很多次的利益取舍我都站在别人的角度,也都淡然的能面对失去和拥有,我不知道是因为害怕童年婶婶犀利的眼神,还是感恩奶奶无畏的宽容,总之,这两种力量都使我灵魂变得洁白,没有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所以,对善良的歌颂不一定要站在道德制高点,而对不善的批判也不能一致给予否定。重要的是,让一个坏人变好,而不是让他变得更坏,

“人性"是个很难谈论的词语,资历和年龄都不允许我对这个词加以评判,只是苦难面前我祈祷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的美丽,而非丑恶,而对于舆论,我想说,事实才有发言权,首先作为“人”的我们,要好好做人,无论艰难困苦都要做一个自己称职的“人”,只有先成为一个好的“人”,才能组成“人性”这个词,才能修正自己的“行”,平时的积累成形就会形成好的“人性”吧,有了好的“人性”,人为的苦难也就少了吧,少了验证“人性”的苦难,“人性"便有了体现美好的更多机会。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xqbj/show/104421.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