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时候整理一下,看看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冲动从来是没来由的,也不会深思缘由,更不可能阻止,何况于这样一个懒人!或许是身份标签的转变,或许是年纪的渐变,会有不少的记忆与感慨斑驳混成一块,总需要一次梳理,至少一次告别。
从时间起点出发,去找寻自己,可惜的是在起点就迷失了。那时光仅仅停留在长辈的口述中,总归不真切。可偏执的喜欢听那些关于无知的故事,因为从母亲肚子爬出的那一刻世间已奇妙的安排好值得享受一生的亲情,从此与这个世界建立了第一缕联系。成为小屁孩后,当然是不懂事的,面对亲人难免多一点任性,听说惹过一些事,可惜那些趣事也是模糊的,至少自己加上了不少的瞎编胡造。生活中面对亲情,总会下意识的含蓄, 最大的流露程度也无外乎记录了一篇关于《父亲》的文字。
随着不真切和模糊继续往前行,可算找到关于记忆的起点。那是老家门口不远处的小石拱桥,从小就独喜欢,可能是那片土地只有它是独一无二的吧!下面清澈的水,帮着去除了一些古板。家乡每年都变化很大,它却还是老样子不新派不古老,可能已经睡在那儿二十年,不止,三十年或者四十年抑或更久远,谁在乎呢!可以确定的是,已经不少的人和车从它身上踩过或碾过,只是没有注意而已。很多很多真切的记忆都与之相关,一个孩童趴在那儿找青蛙和小鱼,一个少年躺在那儿睡觉,一个青年站在桥墩上贪婪满眼的荷叶与荷花,绿的、红的、白的,抑或夹杂一些稻子的金黄。
在目前不长的旅程中,还有一个叫上学的东西霸占了很大一段。内心是不排斥跑去学校念书这件事情的,毕竟意味着一群同龄的玩伴,学习考试绝对是次要的。然而高中以前的事情绝对是记不清几件的,因为那时有更重要的事情。或者说是最大的烦劳,慢慢开始疏离玩伴变得不合群。那时对很多的事情比较敏感,却不敢过多的想,思考只会更困惑,开始觉得身边的小孩都好幼稚无聊而大人也只剩欺骗和装腔作势。但是不合群却不是一次成功就做到了的,不合群意味着孤独,只能不假思索的逃避,当然经常会败下阵来,如此反复。逃也似的结束了偏执的初中小学时代,可接下来的高中时代问题也并没有得到解决。可能是那个时候萌发了一些竞争了意识,比同年人差太多总归有些丢脸,就没有时间过多的苦恼那个问题。更主要的是那时候慢慢开始喜欢阅读,能看到非常多让人崇拜的人和事。可这些仅仅减少了不合群的程度,好似病了似的,更可怕的是需要浪费大精力让人看不出来不合群的性格。到现在依然厌恶人群,讨厌那种彼此清晰而盲目的虚伪与麻木,独喜欢能正视自己丑陋的人。
进入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后,年纪说小也不小了。看问题没有那么偏执了,人也变得不那么高傲。可是内心不合群和孤独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复杂,阅读的兴趣也减弱了。问题理所当然复杂并严重,无法克服孤独时常常表现得异常的极端,这种极端的方式有遗忘、嗜睡、易怒等等,整日魂不守舍,形如行尸走肉,同时伴随很多的生活陋习。有句老话说得好,人都是被逼出来了,那个时候也明白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开始了频繁的运动、阅读和出去远游。在与人交流时,变得大方自然,障碍也越来越少。生活好似好些了,但是自己怎么会不明白,一切都是戏,真心对待的朋友止于三两人。可能是贪婪了些,一人一生遇见知心朋友又能有几个呢?生活已经可以算很好了,有爱好,有朋友。
有时候,很多美好的东西可以是不期而遇。但是回想一下,好像来的也不是那么轻松,幸亏脸皮比较厚。其实当时是不愿意在一个人面前完全透明,善良的丑陋的,一目了然。然而,与恋人坦诚是必须要的,爱情本来已是不易。更甚,珍贵的总是难得却易碎易伤,不管谁委屈的次数多些,但慢慢的总该对责任有更多的认识。认识你,十年,在一起7年。闭眼一想,回忆满满当当的,也都早已脱离了当初的青涩模样,很多东西也不声不响慢慢沉淀下来,超出了言语。特别想感恩这段岁月,让人成长成熟。或许人们都是孤独的,都需要一个灵魂伴侣,可以毫无保留的坦诚和扶持。
人最终是要面对自己的,友情、爱情、亲情都替代不来。无关乎所谓的责任、上进和成功,总归需要面对自己的。如若没有品尝独处时内心的孤独,不能说为自己而真正活过。在最近半个月时间,几乎都是独处的,奇怪的是没有以前的焦躁、嗜睡、遗忘,反而特别享受这样的状态。孤独感受转变成主动感知生命的内驱力,至少狠狠的梳理了自己一次,更加接近生命和富有生命力。我想,这与人是群体性的动物根本不矛盾,两者是没有对抗的。
一些瞎写瞎话,跟成人记并没有任何的关系,想法都是这样没来由的。既然写在身份转换的关口,还是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吧,成人达己。或许这可以是衡量自己一辈子的标尺。
感谢您的阅读。第一次写的东西有人看,这必须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如果可以,留下您的建议,因为我也有些喜欢文字。
评分:9.1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