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实人们在追求理想和未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会有累的时候、会有疲倦的时候、会有无从下手的时候、会有无奈的时候、会有不被理解的时候、会有想要放弃的时候、会有……会有很多这样和那样的时候,而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我记得有人对我说:“强颜欢笑和躲在背后默默流泪是一样。”我觉这句话很有道理,每当因为很多挫折困难放弃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或许有别的方法,但那是我们并不知道。
在从写下第一篇文章开始,我就开始打算把这篇文章写出来。可我想要铺垫一下,写一些别的文章故事来引起大家兴趣。但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我问老妈:“是我的课题不好么?还是我的故事并不吸引人?是我提出观点不对?还是我一开始努力的方式不对?为什么有很多的人在看,却没有人发表一下看法,我觉得坚持的好累啊!”老妈听完笑了笑,转过头问我:“你是明星么?你是名人么?你是有知名度的人么?这些你都不是,那你为什么要求别人关注你呢?你的课题很好,你的思维方式很特别,你的理念也很对,但光有这些并不能让大家认可你,你写的还太少,很多的东西还没有表达出来,还没有和大家的想法达成共识,那么如何让别人来附和你呢?还有一点你要记住,你做这件事的初衷,《袋鼠计划》的出现不是成为赚钱的工具,也不是获取利润的手段,它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解决父母与子女无法很好而有效的沟通。当你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就要想好它前面的路会很艰难、会有坎坷、会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是打击你,但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或是困难,记住还有老爸老妈支持你。”当听完老妈的话,我一晚没有睡着,我想起很多刚刚还是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想起那些我帮助过的人,我想我应该把这个课题写出来,它的名字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多少人。
而今天我要写的就是《袋鼠计划》,可能很多人会问什么是《袋鼠计划》?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袋鼠有什么关系?你可能会说这是不是个噱头,就是为了多赚点流量啊?那我希望你可能以看完这篇文章,好好了解一下什么是《袋鼠计划》。
说到袋鼠这个动物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吧!袋鼠之所以叫袋鼠就是应为它那个很特别的袋子,和它很特别的习惯而得名的。《袋鼠计划》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就是想借用袋鼠的习惯来讲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因为袋鼠在我看来是最直接也是最全面的将父母的爱表现出来,可以让我直观的看到什么是无微不至、什么是呵护备至、什么是不离不弃。而真的沟通到最后结果就是让父母与孩子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对方的爱。
那么想要这种结果我们就经历一个过程,而过程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袋鼠计划》就是要直观的讲述出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运用的方法、注意的事项等一些关键因素,而我在这篇文章中会用一些比喻来让大家直观的看到、体会到沟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袋鼠计划》
袋鼠妈妈孕育30~40 天左右小袋鼠就出生了,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 6~7 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袋鼠妈妈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五个月的时候,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袋鼠妈妈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袋鼠妈妈就得经常“打扫”育儿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妈妈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会觉得小袋鼠很可爱呢?是不是觉得袋鼠妈妈非常好?
而《袋鼠计划》就是把这个过程分解开来,组成若干不分,让这个时间延长开来。我们来换一种说法,我想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都是向袋鼠妈妈一样对孩子呵护备至吧!不管宝宝犯了什么错误或是有多淘气都会悉心对他(她)说、给他(她)讲道理,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对他(她)的教育方式的呢?在我的有记忆的时候应该是5岁左右吧,那个时候孩子是最淘气的、不听话的,家长可能发现以前的教育方式不管用了,于是变化出了很多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比如说呵斥、批评、奖励、表扬、打骂等等很多,开始发现效果很好。而孩子这个时候就出现很多的应对方法,比如说撒娇、哭、闹、沉默、商量等等很多。当孩子上到3、4年级开始,家长发现孩子的应对方法让你很头疼,有的家长因为开始的方法让你觉得它很管用,只是孩子更不好应付了,所以这样家长会选择在原来的方式上加量,而有的家长则选择了上一个档次,也有的家长会寻找其他的方法。当孩子发现家长的方法变了以后,开始的时候来不及适应,所以会听话一段时间,回到学校很多小伙伴在一起聊天,说一些自己家长在这样对自己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孩子们成为了一个团体,家长有的选择互相交换经验,有的依然各自为战。于是演变成了孩子和家长的两个战队,“不断的学习、相互激励”。让沟通离我们越来越远,家庭越来越分散。
如果分阶段的话前面说的是两个阶段,那么前两个阶段持续到小学结束也就随之结束了。
到了初一孩子就有了成型的思维方式和辨别对错的能力,开始有了聚会、出去玩等等想法,开始的时候家长会觉得孩子长大,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圈和假日生活,自愿成为孩子的经济支柱。到后来家长在面对这些活动的时候往往选择了默认、反对、拒绝经济支持、报大量的补习班等等方法,而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很要面子的,但迫于压力安奈下来,说安奈下来不如说是沉淀下来。
而初一仅仅只是一个过度。到了初二开始,接触社会的面和方式越来越多,孩子也随之向两个方面发展。其一:孩子开始为了理想梦想拼命的学习努力;其二:就是大多家长最头疼的时期,俗称“叛逆期”也就是爆发的时候。这便是第三个阶段的开始。为什么我要开始这个词,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它的结束时间也会不同。一般来讲是从初二到高三前半学期,但有的会到工作以后,有的甚至结婚以后都没有结束。当然这只是个别显现,并不是大众,所以在这里暂时先不谈到这个话题了。
因为大多在第三阶段的家长是最着急,所以这一篇主要分析第三阶段。在这个时间段按家长的话说孩子大多主意比较正,有很多的表现让家长受不了,比如说谎、逃课、离家出走、晚上不睡觉、懒床、早恋、顶嘴等等。一说到这些话题,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我想很多都是头痛的不行不行的吧!而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也非常的反复,好的时候和家长其乐融融,“犯浑”的时候是什么都听不进去。所以很多家长不知道要如何把握一个尺度,也不知道怎么去管你的孩子对么?要我说干脆就不要管了,管他干什么?又不听话、又不懂事、到处惹事、不好好学习,太多太多的毛病了,不如去资助那些山里学生。啊?你说什么?放不下?不忍心?你说我说的是废话?对这些都是废话,不然我干嘛要弄这个《袋鼠计划》呢,但是这些话你对你的孩子说过么?让我们将心比心的想一想,在家长的眼里初二的孩子都应该懂事了、都应该是大人了、都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对么?如果你的老板、上司这样说你你会不会生气?那么多的应该,为什么就不能应该有面子呢?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有自己的小脾气、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点空间,让他们去改变一下呢?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那孩子就不要认可和鼓励么?就像我第一篇文章里写的一样,孩子想要的其实不多,家长的架子该放的时候也要放一放。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家长问的问题:“为什么你说了这么多,要改变的都是家长,要这样要那样的都是家长,孩子就有理了么?就什么都不要做了么?家长顺着孩子就是对的么?”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问题,那么我用一句话来讲你就会明白了,“环境不变、方式方法不变、看法不变,即使孩子改变了还是会回到原点。”如果在什么都不变的情况下想让孩子改变,除非他离开家换一个环境,我想等他回来家长们也就变了。但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只能说很危险。到了外面让他在另外的一个环境中改变你真的放心么? 而处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下改变,结果未必能够达到统一的效果,将来可能会面对新的问题。
如果看到这里您还是有疑问和不解的话,那我就用一种最通俗的方法来解释一下。我们把沟通过程看成是治病的过程的话,那么这个病就代沟,而咱们给它起个学名叫做“习惯”。人们常说:“女大18变”又有“男孩子23还要窜一窜”这样的说法对么?我想这样的变化并不只是在身体上的,同样心里、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改变。所以说孩子并不定性,也可以说孩子的可塑性非常高。而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习惯,家长一般都已经有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除非遇到大机遇或是大事件,一般不会有太大改变。如果教育方式也成为一种习惯的话,可能就会让一个不好的习惯改变孩子的一生,所以我才会在文章和故事中不断的提到改变环境。有太多励志的书和成功人士都在说,一个好的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个坏的习惯会毁了人的一生。当然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痛苦、是心酸,有太多不理解、不认同会伴随而来,别人可能会认为你是一时兴起,可能别人会笑你无聊,但为了孩子我想是值得的。如果你不了解改变有多难受的话,不妨和我一起做个游戏,让我双手自然十指交叉,看看是那个拇指在上面,然后再让双手换一下,让另一个拇指在上面。之后你会发现很难受,不知道哪里不舒服对么?而这只是一个动作小小的改变就会带来这样的不适,如果是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习惯都要改变是不是很痛呢?所以成功人士又说了:“不成功的人在不断的找理由,成功人都是不断的在找方法。”对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把我们不好的习惯改变,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方法。
我在《袋鼠计划》提到了三个重点。一:了解对方(学会聆听);二:找的合适方法去改变我们现有的环境;三:把方法变成一种习惯,不断的重复去做这件事,从开始的小事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就是《袋鼠计划》所提出理念,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但它一定存在于简单的说话中,可以说沟通是一种艺术。那么我要怎么做呢?首先是寻找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发生摩擦、争吵的话题和事情。然后我们把它们标记出来,在开始时候尽量不要去提起这些敏感的话题。从最简单事情开始,比如吃饭、去哪里玩或是看电视的时候有一些话题出现了分歧,然后进行讨论。当然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可以吵得面红耳赤、可以吵得拍桌子瞪眼,但关键是在争吵中,尽量是一家三口都在,而整个讨论是由两人进行,而其中一人在感觉双方将要跑题的时候做一个总结。这样容易让父母了解孩子在生活中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容易让孩子知道大人在很多事情上是怎样想的,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呢?第三方就是至关重要的了,不可以单一评价一方论点的对与错,也尽量不要站在自己看法上加以总结,而是权衡两个方面论点来评价这次讨论。如果发现在总结的时候有一些不会说的时候,可以巧妙的运用电视里的话,或是节目中一些观点来总结。如果第一次讨论的结果发现并不理想的话,记住要总结一下哪里出了问题,或者是寻求支援,不要在一个话题上纠缠不休。而这种方法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表达自己观点兴趣,只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后谈论到敏感话题的时候才不会在发生战争。当然这个过程最关键的是让家长养成一个倾听的习惯,不管孩子说的对与错首先是要让他们说出来,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那就是在讨论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提出的,如果这个提出讨论的人是孩子,那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去满足孩子提出的这个话题,因为这说明孩子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说是孩子想要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如果一直苦于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好的开端的话,家长可以适当的去寻找一些孩子感觉有兴趣的话题,然看去查找相关的资料。记住做完这些之后不要去用在和孩子讨论的过程中,而是尽量从中寻找到并不是太大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反感或是表现很无奈,那么家长可以轻巧的用:“你觉得我说不对?那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说来让我听听。”这种方法是可以起到提起孩子沟通的兴趣,但一定要注意三个事项:一、不要在孩子专注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可能是关于游戏、电话、小说等一些孩子非常喜欢做的事情上,如果是看到孩子写作业或者是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坐不住等一些表现很不情愿的时候,那么我想这是提出问题最好的时候。)二、不要在看到孩子并不开心的时候提出;(一般就是发现孩子回到家无精打采、或是生气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扰他们,给他们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调整一下。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习惯,而家长又非常关心的情况下,盲目的去和孩子沟通反而会带来不好的作用。尤其记住一点“孩子在一段时间沉默或是闷闷不乐的时候,不爱吃饭、不爱说话,时常自言自语又或是习惯大变的时候”可以选择让孩子修课几天,或是静静呆一呆,不要强调千万别做傻事之类的话,或许孩子并没想到这些,而在父母不断提醒下可能会更容易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尽量选择孩子自愿走出房间,或是让家长又或者不反对家长进入房间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个话题我会在以后的几篇文章中专门拿出来和大家讲解。)三、不要在吵架或是刚刚批评完孩子后进行;以上三种情况最容易会导孩子语气不好、情绪激动。那么后果会是更激烈的反应,希望家长一定要注意。
如果您的孩子是比较自闭或者是自闭儿童的话,我知道这么说很明感,可能有些家长会又强烈的反应,但我相信你会比孩子刚加在意这个话题。吗么请你看一下下面我的方法。自闭的孩子其实比别的孩子更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可是因为一些记忆、事故导致自我封闭的,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不一定是去心理医生,而是去在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去了解到底发生什么(不要通过孩子本人,最好是他(她)身边陪朋友或是同学)。去了解你的孩子,然后您再去找心理医生,最好不要带着孩子。让心里医生用他们的经验给您一些建议,然后回到家不要马上实施,而是用一种方法,比如说带孩子去看大海、去农村里暂住一段时间。当发现孩子比较激动,表现出想要沟通的欲望的时候再去实施医生给出的建议,我想效果会更好,因为改变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打开自己的内心。这个话题我同样会在后面的文章中提到。
轻生和自闭这两个课题都属于非常敏感,而且容易把握不住的课题,所以我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方法是最简单的,如果您家有类似的情况,您可以把您家情况发到我邮箱里,最好把整个过程讲述出来,然后我会换一种方式发到一些平台,让更多的人一起去分析和解决。
写到这里不是这个文章结束了,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我需要另起一篇文章来写。在这里我吧我的联系方式写在下面,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观点,请您联系我。或是您有好的经验也同样发给我,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袋鼠计划》,去帮助更多家庭和孩子。
QQ:893737095、635889978、499021993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