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之前,我从来都不懂,人为什么会犯错?
往往有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在别人眼里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那么,究竟做什么……才是……对的呢……
多少次,我在对一个没有答案的答案的追寻中,沉沦……
直到今天,当我在《与朱元思书》的主旨问题上与同学产生分歧,并在课堂上大肆地辩论争斗一番的时候,我才懂得,其实这世间任何的事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世人所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语文本来就是一泉活水,决定它流向哪里的不是修渠引水的工人,而是沟壑纵横的大地。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它都将被赋予新的意义。我又有什么可与同学争论的呢?吴均的原作大部分都已散佚,毕竟历史已经不可考了!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猜想都有可能成立,干嘛非要规定一个答案,来抑制想象力的勃发呢?
正如两小儿辩日,为何会问倒大圣人孔子?有人说是因为古人对天文知识的匮乏,这不无道理。但在我看来,更多的原因是分析问题不同的角度,左右了圣人的思想,这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惯性思维。
其实太阳只有一个,但从人眼的感官来说,从幻想的推测来说,从绝对科学的角度来说,结果不尽相同。
其实,真正的行云流水般的文章,不需要构思,不需要多少智慧,仅仅需要一片悠远宁静的大脑,和那一星半点,笔尖上缓缓流淌出的真情。
终归就是大智莫无为吧!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