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依稀
翻检旧纸,一些熟悉的物事再一次被拾起。原以为时间会湮没一切,才知道,时间永远在记忆之外流走……
旧时的梦,像一场雨,一直时断时续的落着;雨水使一些事物渐渐黯淡,也使一些事物愈加明晰;在那个迟来的青春年代,在那些柳絮纷飞的午后,梦一直醒着,时间一直静止着……
流浪的歌谣,一直在耳畔飘着。关于未来,关于日子,关于幸福……
如今,当日出日落成为生活的全部;当幸福成为一个遥远的话题;当梦里被惊醒,懵懂中听见时钟坚硬的金属声……
一切俱已往矣。
只有流浪的歌谣,再次响彻心底……
一声叹息
闲看云起落,淡见花满地;灯火阑珊时,曲终人归去……
雨季早已过去,只剩遍地泥泞,落红无数;旧日的珠光,早已铅华洗尽;今夜的尘埃,再一次飘落枝头……
站在祖厉河畔,四望烟尘飞舞的盛夏天空,一颗星,两颗星,都是一样的黯淡;一个人,两个人,无一不是陌生的面孔。身在他乡,心在何处……
日子有时就像一片叶子,在风中飘走;轮回,或者腐化,都不能再一次栖居原来的枝头……从料峭春寒蹒跚而来,走过盛夏的浮华,秋天,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待……
不相信宿命,却屡屡为世俗所伤;惜春常怕花落去,更何况,落红无数;怜秋忍见黄花飞,清秋寒露,湿了蝉翼……
有一种孤独叫寂寞,有一种寂寞叫无奈,有一种无奈是悲哀……孤独不是因为没有人陪伴,而是因为两颗心相距太遥远;寂寞是因为思念,明明知道无法回到从前,却宁愿等待,她会在梦里出现;无奈是深深的疲惫,是蕾朵绽放时交出芬芳和美丽后的疲惫;悲哀是形单影只的风雨归途,是古道西风的断肠天涯,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憔悴……
今夜无眠,空守无奈;藉着盛夏的叹息,静待又一个秋天的来临……
盛夏的忧伤
又见盛夏。
日子渐行渐远,记忆渐远渐生。记不住的是不断重复的现在,忘不掉的是永远逝去的往昔。只有过去了,才知道那些该珍惜,那些该忘记。
这个世界上,没有回头的路,只有回头的客;音容旧貌,只在记忆种若隐若现,却不曾一次进入梦里,让人重复久违的幸福……每一次回忆,都是鲜活的感觉;每一次思念,都是潸然雨下……
人有时要靠记忆来掩盖活着的辛酸,凭痴想麻痹现实的无奈……偶尔一个幸福的念头,足以拯救堕落的灵魂;偶尔的一次放荡,常常唤醒一世的良知……
盛夏,一些忧伤宽大厚重,仿佛饱含雨水的云朵,在这个世界里漂荡……
盛夏的谎言
天空里的云朵,洁白而又沉重,自在而又轻浮;藉着无眠的星空,我能够看见一些星儿像寒水石一样,眼里布满千年的忧伤,在暗夜里,等待被一束曙光洞穿……四野无风,衣袂却飘飘欲飞,简直要挣脱躯体,消失在黯淡的夏夜……
这是一个盛夏的夜晚,空气里布满无奈和忧伤;冰与火在同一时间漫天而来,在燃烧的同时,烟消云散,化作流水,在时间之外,在记忆之外,在每一个细节深处,在每一次欢笑背后,如同一场盛大的慌言……
没有人能够知道,是谁制造了谎言,就像一个作茧自缚的俑,等待下一次的轮回;没有人愿意知道,是谁暗夜里走进花园,惊落了未醒的露珠……
陈旧的夏天
又见盛夏,巨大而宽厚,像一床潮湿的棉被,将日子紧紧的包裹;听不见知了和蝉鸣,看不见叶子和雨水;没有激情,没有烈焰,只有死亡一般的孤寂和沧桑……
为责任而活,为时间而活,这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没有自我,没有个性,只有顺从日子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然后老去……
信手拈来
在秋天,在城市,在方直幽深的街道,目光所到之处坚硬如铁;在土壤之上,在沙砾之上,在墒情之上,文明覆盖着一切生命力;植物们被分类、被指认、被赋予某种意义,形而上的按照预定的方向生长着,衰落着。
秋风满地。
脱落的叶子在画了几个弧形后,溅落在城市斑马线上;找不到土地,找不到家园,满街都是流浪的叶子;
叶子在秋天没有歌唱,呼啸的车流掩盖了一切声音;没有谁能够重新回到枝头,来年再换新装;一生只活一次,为别人活一次,在别人的监视下生活,在别人的圈子里被扫地出门;
以文明的名义安排季节,以文明的方式规范生命的形式,以文明的形式篡改自然,最后以文明的诠释诠释文明的一切。
陈 旧
整天与一些陈旧的东西纠缠,时间仿佛又回到了洪黄的远古时代。但心中仍有些微的激情,一片残陶,半截砖雕,几块石头。先民已然远去,寂寞却是永存的了。
忽忆旧时友,音容渺渺,但心却颇安。知是冥冥中有挂念,在与不在,自是一般。向之为求永聚,几近断肠,至今时有余痛历历者,盖赤子之心未失也。自忖未必坏事,然心有戚戚焉。
雪花一片
一场雪,掩盖了另一场雪;新的年轮圈住了旧的年轮;寒冷是如此的逼真,如此的触手可摸。在这个疯狂的金融时代,大地变得像金属一样坚硬。草根在金属的裂缝中,生长并为这个世界提供氧气。
生不能为人杰,死后定难成鬼雄。
金属时代的草根,和草根时代的金属不一样。
闲言碎语
一个自以为是,且又散漫零乱的草根,在秋天,在阳光灿烂的午后。站在会宁,站在尘土飞扬的会师古道;他的目光布满菊花一样的忧伤;细小的头颅,背影将这个世界划成了两块,一块是眼前的日子,另一块是迷茫的希望。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7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