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各自在她们应该辉煌的时代达到了空前的灿烂辉煌,但随着朝代的更迭,也都失去了其璀璨的光环,以至于明清两代在诗词散曲方面罕有精品佳作,几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的兴起,又使得新诗波澜壮阔,蓬勃一时,涌现出了一批新诗大家,但好景不长,随着新诗大家的相继凋落,直到现在新诗仍处于徘徊之中。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能够独树一帜的诗词巨匠毛泽东主席,他又将古体诗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巅锋,乃至于以其奔放磅礴之豪气,压倒古今诸代大作手。
但是,毛泽东同志也不主张现代人写古体诗词,他曾说:“诗当然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纵观历史,无不随着朝代的兴衰而出现文学艺术体裁方面的改革,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形式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最终体现。
我也酷爱古典诗词曲,但又有一种莫名的不羁性格,总认为诗是用来表达作者感情的,格律规范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只顾格律,反而害了诗意,大为不妥,词曲亦然。事实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事业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名词新词汇不断产生,如宇宙飞船、奥林匹克、神舟七号等等,这些又无其他名词或词汇可以替代。
因此,要入格律很困难,有些甚至是不可能的。王力也曾说:“任何规范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是例外。”我也读过一些新诗,但不太喜欢,觉得新诗太散漫淡泊,缺乏诗味,也是对汉语言的一种奢侈和浪费。同时,古典诗词曲也是对时间的一种奢侈和浪费。
对此,我也是莫衷一是,只有在探索中徘徊,又要在徘徊中突破,但是,还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统一的新形式,也许它们本来就没有固定统一的形式,也未可知?但从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它们本来是没有固定统一的形式的,如古诗《罗敷女》、《木兰辞》以及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等等,直至唐诗的一些作品,宋词的个别作品,元曲的一部分作品,都表现出不罭于格律的局限性,这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深具借鉴意义,也为我们的创作环境大幅拓宽,让我们大胆地实践吧,力争创造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一代之文学”.谨为上言,望方家里手批评指正!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6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