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注册志愿者,多次参加支教等服务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曾担任2018年北京大学全球精英人才A计划学生助理,作为天阶志愿者联盟成员,前往北京狼垡村等地参与支教活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学术小组成员多次参加志愿活动,作为“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普法团队成员,参加青少年农民工等活动。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三等奖,北京建筑大学知识竞赛一等奖,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人文公益之星”,她就是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161班的施瑶。
用法律的眼睛洞察社会
施瑶认为法学专业非常塑造人,法学有两个特别明显的特点,一是理论性强,法律有自己的体系和脉络,学习思路一定要特别清晰,既要有宏观上,大体上的把握又要有对微观上,具体细节,期限、数字上的敏感度,学法学非常锻炼思维;二是实践性强,比如:去法院、律师所实习,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用自己的法学思维、运用法学术语去诠释、去表达,在传递观点时,要去想怎么铺陈,怎么过渡,怎么让对方更好地接受我的观点,当然记忆法律条文的同时,还要把法律条文中的那些规定的点,把它放到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对于法律考试来说,其实是要举出例子才能更好地记住。在复习法律的时候,一个诀窍就是,如果我能够给一个不懂法律的人讲出来,如果他听懂了,我觉得这个条文的掌握就没有问题了。
法律在古代是用来断案,现在叫参与庭审,在我看来法律也是在治病救人,这与我心目中的法学目标是一致的,法学就是提供方法论来解决法律问题,从而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让这个社会更加稳定和安全,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实现多数人的梦想,这是法制和法治精神要旨。这就要求我必须有各方面的知识,其实这些知识虽然并不是我必须要学的,但是它是我必须知道的,如果以后要参与法律工作,我也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案子,所以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有所涉猎,跨界人才是急需的,而且我觉得多个专业,多个领域的融合,对于一个人的思维和知识储备是有好处的,学法学把我从一个了解法律的文科生,变成了一个文科很好的法学生。
去参加志愿活动懂人生
因为喜欢孩子,因为喜欢传递知识,因为他们在教育方面有欠缺的地方。我想力所能及的传递知识和辅导他们的功课。前段时间去小西垡村支教,讨论一些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也去参加了农民工的普法活动,给他们讲一些法律知识,他们就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我去怀柔的时候,遇到过一群小孩,其中有一个小孩过生日,当时由另一个志愿者给这群小孩唱了一首歌是《人间》,当时我特别感动,那些小孩说您不要哭,您只要常常来看我们就好。我觉得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当我付出的时候会被别人需要,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也能看到很多人生活的难处,或者说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而我不仅有人关心,还有人帮助我,让我从中得到了温暖,这种温暖又让我感受到了分享的收获。在我们学校校庆的时候,有一位学校的退休教师回校听我们年轻人讲他们的故事,然后她说:“你这个地方讲得不对,她把那段历史又给我讲了一遍,当时我特别感动,因为她坐着轮椅,听得很认真”。我觉得作为宣讲团的成员给大家讲校史,受到关注和倾听让我有了一种努力的力量。
用往前看的心态续精彩
想起那些旁听过论坛和讲座,享受与顶尖教授、律师、法官思维的交锋和碰撞;想起我在师长的带领下参加学科竞赛、实践活动,领悟法学的作用和意义;想起我在学院的资料室里,许多次翻开刻画着前人智慧的书本,感受法学的心跳和脉搏;想起遇到艰难时,总有师长告诉我不需要懦弱,不要妥协,告诉我如何前进如何选择,一切皆有解;想起看到那样多的榜样,各自明亮各自与众不同,但他们的努力是所有意外,成就抑或是岁月都不曾打磨到的棱角与初心,而他们之于我,是崇拜是折服,是自己从没有过得想要成为更好的人的渴望。
我很庆幸也很珍惜自己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希望未来的自己将所有的困惑、浮躁和疼痛在一笔一划中舒展开来,无论窗外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北京建筑大学的其他专业教会学生如何筑建家园,而法学专业教导我们如何筑建爱与希望。在我心中,选择了法学,就要读懂她,用分分秒秒的理智和温柔深爱她。在我心中,既然选择了参与志愿,就要从一而终,用分分秒秒的坚持去理解人生。在我心中,选择了建大和人文,就要用向前看的心态,用以后分分秒秒的爱和希望续写明天的精彩。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5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