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之美称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泱泱大国,唯我华夏。
——题记
若为此弦声寄入一段情,北星遥远与之呼应,再为你取出这把桐木琴,我又弹到如此用心,倾诉着这千年间的礼仪:“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礼尚往来
古书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出自《礼记?曲礼上》。意思很明确,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在也泛指同样的态度或做法来回答对方。
中华字词真是博大精深,同样的意思落在不同的人的口中有着不同的说法。有道德品尚的人会用“礼尚往来”字词来形容,一些粗俗鄙陋的人便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总归是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亦对你怎么样。
“礼尚往来”其实并不是一定要每次别人给你什么,你就也要给别人什么。只是别人给你的,你一定要铭记于心。好的,记住,下次有能力时,你再回赠;不好的,也记住,时时刻刻鞭策着自己,但不要想着去记恨他人。要记住别人的好而不是坏,这样你会是个幸福的人。
生活中,不要老是想着占别人的便宜,或者觉得他人占了你的便宜。总觉得自己吃亏什么的,有时吃亏是福。好比朋友之间送生日礼物。有钱的人可以送很有钱的东西,而你是个比较普通的家庭,你送的东西或许在他人眼里未必看得上眼,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关键不是礼物,而是你这个人的情意。
你一直送别人东西,别人从不送你东西,那是别人的不好;你一直收别人的东西,却从不送别人东西,那便是你的不好。或许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千分之一,但对你而言是十分之一,这便足够了。有来有往,才会长久。
举案齐眉
在这为大家普及一下知识:古时有脚的托盘便称之为案。此成语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一位叫梁鸿的人是给别人当舂米的雇工。每天回到家,他的妻子都为他筹备好了饭菜,并且他的妻子从不抬头直视他,并将饭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所以后来,“举案齐眉”多形容于夫妻相敬如宾。
当今社会,女子不必男子卑微。所谓的“三从四德”也慢慢从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演变成,从不温柔,从不体贴,从不讲理,(新三从)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惹不得(新四德)。很多都是怕老婆,妻管严什么的。“举案齐眉”已几乎不复存在。不要说是相敬如宾了,有时甚至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两口子已开骂起来,甚至动起手了,家庭暴力也随之而来,最后就是闹离婚……
这,可以说是一种倒退吗?
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夫子的这段教导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
尊老爱幼是我华夏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衰老的一天,除非你活的好好的突然来个意外死亡。同样都是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都需要青壮年的尊重和关怀。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有些老人们,应该是无家可归吧,至于为什么嘛,想想就可以知道,但这也只是我的推测,没有丝毫的证据……他们留宿在街头,每天过着乞讨的生活,但来来往往的过人,不给予丝毫的帮助,甚至还带有着厌恶的表情,不耐烦的离去……但人世间还是有道德良知的人,他们给予那些老人的帮助,上天是看着眼里的,尽管那些微不足道,但总比没有的好,我华夏之族,因有那些人而感到骄傲!
一曲终了,却没结束,礼仪之邦,源起华夏,千年流逝,终将回归!
此时,耳边又响起这首《礼仪之邦》:“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山川叠嶂万千气象孕一脉子孙炎黄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只是于刚开始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已不是我一人独奏!
——后记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35319.html